今日芜湖 今日无为 今日芜湖县 今日繁昌 今日南陵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今日南陵 > 正文

芜湖春日旧俗琐记

来源:芜湖日报 2020-04-06 00:39   https://www.yybnet.net/

这个特别的春天,宅在家里,闲来无事,翻检几册旧书,寻些芜湖旧时与春天有关的习俗,连缀成文。

立春:迎春与送春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在农耕时代预示着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官府和百姓皆重之。立春前后,芜湖一带旧时便有一些相关的民俗活动,“春牛”是立春习俗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具有农耕即将开始的意象。“‘立春’先一日,县官帅丞尉迎春东郊,令色役人舁土牛及芒神,又为春官具冠服,控一长耳前导,复杂扮渔、樵、耕、读四辈逦迤绕郭行,青旗彩仗,舆卫甚都。村城男妇皆聚阡陌观之,儿童或持竹枝恤勿牛身以为笑乐。及日鞭春,色役人取牛腹中所实小牛,鼓吹至搢绅之家,云‘送春’。”(《芜湖县志》民国八年版)清代乡贤黄钺“每岁迎春,必于吉祥寺桥暂驻”观之,有诗“七里长街看春牛”(《壹斋集·于湖竹枝词》)记其事。南陵县也大致相同,“先‘立春’一日,县官率丞尉迎春于东郊,色役人舁土牛及芒神,为春官,具冠服。士女聚观,以谷撒之中者,谓之‘得岁’。乐工制小春牛,鼓吹至搢绅家,名曰‘送春’。”(《南陵县志》民国十三年版)

这些习俗在辛亥革命后废止,但“乐工鼓吹至搢绅家”之习在民国时期尚存,即丢掉了“春牛”,保留了送春敲锣打鼓的形式,而融入了歌唱的部分。这便是分布于芜湖、南陵等地的“送春”民俗,人们敲锣打鼓,挨门挨户唱春歌,有“迎接春天,祝福新年,预祝五谷丰登、一年好运”之意。送春表演形式为一至四人,多时也有五人,其一敲锣打鼓,挨门挨户演唱送春歌,歌词内容丰富生动,明白易懂,多为歌唱春耕生产,预祝主人家在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六畜兴旺。一般要求上门见啥唱啥,随机应变,上古下今,涉及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即所谓“见风挂牌”,“见之唱之”。代表作品有《送春歌》《九天出门歌》《采茶歌》等。《送春歌》曰:春歌一唱哎报新春,东家兴旺福满庭;三江四海哎招财宝,吉星高照贵府门。春歌二唱哎迎新春,年年春后有灾情;打起锣鼓哎挨门唱,家家迎春我谋生。春歌三唱哎望新春,东家求富靠财神;我愁吃穿哎春难度,何日穷命换富根?春歌四唱哎贺新春,一元复始在春耕;指望今年哎风雨顺,我能温饱你有银。“为了增添娱乐性,有的人家还有意出题考送春者。当两队送春者同到一户时,还要进行对歌。有了满腹春歌,加上随机应变能力,上门才能应对自如。送春者一般多进门登堂演唱;即使不进门,为图吉利,人们也有邀请入堂演唱的。还有不少人家备上糕点、烟茶相待。唱后均给赏钱,以表感谢。

二月二与三月三

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民间俗谓“二月二,龙抬头”,视为吉日。芜湖一带认为是土地神生日,有二月二前后做土地会的习俗,办酒食,为土地神庆贺生辰。《太平府志》(清康熙十二年版)云:“先期习社鼓,祈赛土谷神,犹存豳雅龠章余风。每晚百十为群,铿訇鞺豁如数部鼓吹。届期,(祭)先农,聚而群饮村酿,鸡蹄遍及乡社,俗最近古者此。”《繁昌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曰:“乡农于此日祈祀方社田祖,因会同井醵饮极欢,谓之‘打社’。” 《无为州志》(乾隆八年版)云:“社日,乡村多结综会社,具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此俗今已不存。

近些年倒有二月二剃头的习俗。二月二这一天,男人们都要剃“龙头”。因为龙抬头时,要干净,清爽,特别是男孩子,更是这样。有时头发虽然长了一些,但是,一定要等到二月二这一天才剃掉, 这样才大吉大利。

农历三月初三,农村妇女喜结伴到田间采荠菜,做荠菜粑粑分赠亲友。城镇青年,喜至郊外嘻游,谓之“踏青”。建国后此俗渐消失,代之以春游活动。

三月三,早已过了“惊蛰”,气温渐暖,害虫渐多,过去民间有此日驱虫的仪式。《繁昌县志》曰:“三日,居民用红纸尺余,阔寸许,书云‘三月三日香花娘子入地三尺三寸死’斜贴柱磉下,谓之驱除虫蚁。”

清明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俗谚云:“冬至百六是清明”,就是说“冬至”后大约第一百零六天便是“清明”。

每到清明日,芜湖境内家家户户都有人上山祭扫祖坟。祭祖者的态度十分诚敬。祭扫时,要清除祖坟周围的杂草。祖墓如有损坏,亦于是日整修。民间旧俗,祖墓之土平时不宜轻动,惟于清明祭扫之时可以无忌地进行此项工作。坟墓周围打扫清净之后,使之不再有衰草寒烟的凄凉景象。扫墓结束,扫墓者必折一枝柳条,带回家插于门上,用以表示这户人家没有忘记祖先,已经扫过墓了。芜湖有俗谚:“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也用白纸剪成长串圆钱状以树枝挂插于坟头之上,此谓“标钱”。如坟头上未见“标钱”的,则被视为此坟已无后代看护。大族大户人家,分房头集体举祭。《芜湖县志》云:“清明日,人家皆插柳枝于门。是日相率上冢,赍牲醴……既祭,植一纸标于冢上,名曰‘标祀’。有宗祠者,族人少长成集,序昭穆,次第拜跪成礼,祭馂余无算爵,抵暮而罢。其既祭而辄行者,或割肉于俎上归以遗家人。”《南陵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清明节,折柳插檐,拜扫先茔,悬纸钱,曰‘标钱’。大姓团祭于祠,召族中士人课以诗文,甄别有差,并由族长谕以孝悌忠信之道,如讲约然。又先一日,妇女采艾蒸饼,香味可口,殆取寒食禁烟之意。”《繁昌县志》则说:“先一日‘寒食’,竞插柳枝于门。是日相率赍牲醴,标纸钱致奠于墓,谓之‘标祀’。妇女或有借此出游者。有宗祠之家,届期少长咸集,祭其先人,遂欢饮于祠,亦有按丁分给胙稻、胙肉者。”《无为州志》云:“清明日,插柳枝留春。家各登其丘墓扫奠之,后即饮酒其间,虽远祖亦不废礼。”如此看来,芜湖市所属四县,旧时清明祭拜祖风俗,大体内容都差不多。

建国后,移风易俗,烈士陵园成为清明节祭扫的一个重要内容。每年清明期间,芜湖市的中小学和单位,都要组织学生和员工到烈士陵园扫墓,向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车马如流,四野如市,香烟缭绕,纸蝶翻飞。”古人描述清明节的场景,至今依然保留着。年轻一代也有清明前后在网上祭奠的,在网上发帖追思先人,形式不同,但亲情依在。今年由于新冠疫情,政府取消了大规模聚集性的墓地祭奠,在网上设置平台,引导鼓励民众网上祭奠。

胡志恒

新闻推荐

小麦进入抽穗期 病虫害防治正当时

本报讯(记者承孝安储普查)3月30日,芜湖市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暨绿色防控现场观摩会在南陵县许镇镇举行。市农业技术中心,芜湖...

南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钓”起新生活2020-04-06 00:42
评论:(芜湖春日旧俗琐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