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绩溪新闻 > 正文

平实坚固石板路难以忘怀故乡情

来源:黄山日报 2019-01-14 01:18   https://www.yybnet.net/

歙绩古道环联岭段石板路□吴宪鸿

我的家乡在歙县南乡白杨源,这里四面环山,方圆三十多平方公里,算是一个小小的盆地,因此不管从哪个方向出源到外地,都是上岭。然令人自豪的是,村中大大小小的街巷,从这个小村到那个小村,全部铺了石板。不仅如此,穿过长长的山坞,翻过高高的山脊,穿过绩溪县地界,到达该县的高车村,总共近二十里的歙绩古道,同样也是石板铺就。

各处石板的材质是不相同的,主要由附近的采石场所决定,可谓就地取材。白杨源东南向的来龙山、和尚尖等山,外层为扁夹石,青灰色,比较松散,内里则是青色的,比较坚硬,开采出来,就是青石板了,所以白杨村大桥之下出南方村口,经大水口转向东南方,再从上岭下岭到源外的村庄这七八里路,全铺了青石板。而西北向的群山,像玛玡山延伸至望阳尖、大坑口后山到大坞里的各座山峰,紫色岩石多,因此大桥之上的村路,以及各个小村的内外道路,以紫石板为多。从西北出白杨村经大坞,去隔壁的绩溪县,行八九里路,上环联岭到顶,也是紫石板;而下岭则同样是青石板,皆因那边有了青石的山崖。

路心的石板,三四尺长,五六寸厚,凿得平平的,长形摆放,一块接一块;上岭下岭,有阶梯的则不一样,前面是一块大石板,横铺,为了让道路更为坚实稳固;路边则镶嵌不规则的石头,虽有少许不平,但错落有致,就连路塝也是石头砌就,高低有序,整齐美观。

白杨源历史悠久,汉代就建有褒忠寺,后来重修多次,六十年前破败倒塌,只剩遗址,这也就是说,两千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烟;之后记载较为清楚的,至今已有一千余年。那这些石板路,想必年份更为长远,修修建建,维护不停,根据现有文字可考证的,就有两例事情值得叙说。

两百年前出大水口,原本有简易的石板路,但较狭窄,不太平整。太平天国时战乱几年,皖南徽州一带的经济生产受损严重,人口急剧减少。而这条道路更是变得坑坑洼洼,石塝多处倒塌,人们行走很是不便,后来,吴氏106世裔孙吴树仁领头修建了此路。吴树仁,名绍坊,生于1820年,卒于1878年。据徽商系列丛书《近代商人》介绍,他在深渡开设吴裕记什货店,又称裕记茶号,店号的匾额由状元洪钧(赛金花的丈夫)书写,规模颇大,单茶锅就有360只,技术工50余人,烚工、拣茶工、筛工300余人,年制干茶3000余担,是深渡制茶史上首屈一指的人物,清封朝议大夫加一级。他经商有方,赚钱无数,特别是太平天国战乱后,能尽快恢复生意,发展很好。树仁公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事业,就捐资开山采石修建了这条出源的主干道,同时拓宽路面,维修了路亭,上岭下岭,通到源外岭脚其他村的村口,清一色的青石板;田塝、地塝垒砌整齐,直到现在也少有倒塌。据老辈人说,树仁公花费了一万多银洋,再加上村民们的投工投劳,实为一项大工程了。以前,我曾数次走在这条路上,想起祖辈人做的善事,步履踏实,心里畅快,颇感骄傲。

黄连凹,又名环联凹,在歙绩古道的岭头。俗称“里八外七”,意思为源内八里路到岭头,下岭后到绩溪县的高车、石榴村,路程为七里。这里程没谁测量过,都是估算,实际里程,肯定是超过的。走此道,村人便可到山坞里砍柴、拔笋、拾蘑菇,更可以到一块块小小的山坞田栽秧耘田割稻;更为重要的是,歙南部分村庄,过去人们要到盛产稻谷的旌德县买米,必经此道过绩溪到旌德。现在,环联凹岭头亭尚存,亭内墙上嵌砌的石碑基本完好,为“环联岭碑志”,清楚地记录了这条道路(主要为比较宽阔的青石板路)的修建情况,其上曰:“斯岭也,界于歙绩两邑,往来运粮,洵为要道。旧名黄连凹,新名环联凹,音同字异,一喻意,一真意,义各有取焉。昔则崎岖如彼,今则平易如此。左右望之,其廻环联络之形势,俨在目前,真意之不可掩也。如是夫,名赖岭之成而始正,岭亦赖名之正而益彰。噫!是谁之力欤?设非发起有人,赞成有人,四方乐助者又有人,安见斯举之克告成也。爰勒芳名,永垂不朽,俾与此岭共千古焉。领袖□□仁侄台等问序于予,予喜斯岭之成,斯名之正,不计工拙,而特为之序。本邑杨源菊如居士谨识拨奇王氏敬书谨将乐善者诸君芳名列右(略)以上共收英洋三千七百八十二元一角二分六厘正。付郑蓉田石工二千二百七十元七角五分五厘,付方有善石料洋拾伍元作土党租,付便田砌路洋四十四元,付石碑料洋二十元,付墁路粗工洋一千三百三十一元一角五分一厘正,付杂支洋一百零一元二角二分正。发起人:(略)赞成人(略)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岁在戊甲季夏月上浣谷旦杨源司事同人仝立”。此碑文对捐款情况作了很详尽的记载,标出了捐款的144家商店,439位个人的店名、人名和捐款数字。其中,捐款多的达两百元,少的一元,有的捐田地修路铺路,有的投工投劳,有的“墁路一丈”,各尽其能;标志明显的有女性28人,说明妇女深受乐善好施思想的影响,也能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还有“屯溪镇合记杂货业捐洋五十元”“屯溪镇各茶号捐洋二百九十二元”,这说明捐款工作已做到了屯溪,并得到当时屯溪商业界的支持。碑志的后面,清楚地镌刻了开支情况,收支平衡,分厘不差。古时建桥修路,一呼百应,乐善者多多,从此可见一斑。

石板路有诸多好处。它平整、坦荡、坚固,经过长年累月人们脚底的摩擦,变得越来越光洁,走路就更为轻松、省劲、舒服。古时候,为省鞋子,许多人从春末到秋末,在村里不穿鞋子,打赤脚走在上面,不会硌脚;就连下地上山劳动,穿草鞋走石板路也耐磨得多。小雨落在石板路上,犹如刷上一层油漆,颇为闪亮。如是大雨,雨水马上流走,就是梅雨天,哪怕到源内几个小村走动,赤脚行走很凉快,穿鞋子也不会烂泥裹脚。

五六十年前,当我还是孩童时,夏天也常常打赤脚走在因树荫遮盖而显得有些凉意的石板路上,觉得真舒服。傍晚,则去小河里洗澡,再穿上木屐踏(自制的木板拖鞋)。寂静的夜晚,许多小孩在村中跑动,这个“嗒嗒”过来,那个“嗒嗒”过去,响声一片。如果玩抓特务和打仗的游戏,竹竿、秸秆为长枪短枪,虽然发不出声音,但也难不倒我们,用木屐踏敲在石板路上,模拟出“啪”“啪啪”的枪声,要是冲锋枪和机关枪,几个人脚底齐踏,“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热闹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自然和人为的双重作用下,石板路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我六七岁时,就发现村中间通往公社所在地的一段路上没了石板,后来才知道,是被人为拆走了,一部分砌在小高炉的底座,一部分砌在小水库的坝下,于是这一段就成了泥巴路。小学四五年级时,老师曾带我们去河里运石子石沙,铺在这段路上,路况才有了稍许好转。出源的主干道,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了板车路,石板被移走一些,但只有几个路段,不算太多。遗憾的是,家乡通了公路后,下岭的一段被岭脚的外村人放炮炸断,许多石板被私自运去砌了墙脚。1969年的“七五”洪水,大坞里的歙绩古道,被冲毁数百米,几处山体塌方,也掩埋了一些石板路,人们便不得不在堆积的泥石上面行走,慢慢地走出了一段没有石板的道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村里通了公路,交通便利了,石板路也就逐渐“沉寂”了。不过最近几年,不时地从村里传来好消息:越来越多的驴友自发去白杨源游玩;村老年协会牵头到歙绩古道两边割柴草,村里也组织村民去畚除道路上的泥沙,修复一些毁坏的石板路;前不久,在县文物局的支持下,村里对环联岭的岭中、岭脚两个亭子及数里道路,进行了第一期工程修复。得知此消息,我特地步行十几里路,去环联岭那边走了一趟。惊奇的是,石板路比想象中好多了,两边柴草斫得干干净净,开了水沟,少许损坏的路面也修复如旧。缓缓下斜的山路,一色的青石板铺就,道路也加宽到了两米多。我曾走过外地多条古道,而环联岭的这段歙绩古道修复效果应该是出类拔萃的,可以想象,伴随着后续工程的陆续进行,这条长长的石板路,也必将焕发出新的魅力。

新闻推荐

全市交通建设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举行

本报讯12月28日上午,“辉煌40年——宣城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举行。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市铁路办负责同...

绩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绩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平实坚固石板路难以忘怀故乡情)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