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榆林 今日横山 今日神木 今日府谷 今日靖边 今日定边 今日绥德 今日米脂 今日佳县 今日吴堡 今日清涧 今日子洲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今日米脂 > 正文

“难癨”:俗语中的陕北智慧

来源:榆林日报 2019-04-12 10:03   https://www.yybnet.net/

鲁翰

吃五谷杂粮,人活一辈子几乎没有不生病的。七病八难是每一个生命在所难免必经的“山水圪岔”。陕北人把生病叫“难癨”。那么病这东西,究竟是从哪里钻出来的?

陕北人对病的成因有自己的理解和说道,“胎里带的”,是指先天遗传;“染上的”,这是外部环境“作造”的。内在病因,一是说“病是吃出来的”,少吃没喝和瞎吃瞎喝都在份内;再是“气下的”,这一条正符合古中医理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疾病”,在陕北人口语里不见有说,惟留有一个“病病疾疾”的熟语。陕北人常把生病叫“害病”,害病的不适和疼痛是说“难癨”。除了流行性瘟疫等传染疾病,多数是因积劳成疾所致。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概自称是“受苦人”,日月恓惶,看天吃饭,费辛费苦不算,又少有口粮,积劳成疾。经年累月,一条条壮汉免不下便撋(ruán)成些弯腰背锅的“病罐罐”“病佬佬”了。

“树有圪节长疤,人有头疼脑热”。旧时,陕北人把因招风的感冒发烧叫“风发”“风冒”“风头脑发”。“一吷二念三风发”,是根据打喷嚏的次数来推断是否生病。眼睛近视叫“近觑觑”,耳朵失聪是说“耳背”,聋得厉害那就“十叫九不应”,手脚受凉抽搐叫“鸡爪风”。伤寒疟疾叫“打摆子”,拉痢疾叫“跑肚”“拉稀”,把腹泻尤其严重的流行病“霍乱”叫“忽喇症”。胃酸反流说“烧心”,消化不好是“生食气肚胀”。气管炎叫“喉痨”,盲肠炎说“拐肠子疼”,“痉挛”是说“鬼抽筋”。西医的动手术多说“开刀”,相思病是说“害心病”,“性病”是说“脏病”。“要命病”,如癌症一般说“起瘤子”,最多只说“赖病”“不好的病”,这是老百姓留心注意着的“口德”,食道癌旧以前说“噎倾”。

“生疮害病不由人”,缺医少药,旧以前老百姓得病通常是靠“对敷”和“抗”。抗过了,枯木逢春;实在抗不过,则只能任随病入膏肓以至于呜呼哀哉。米脂俗话里有一句“艾崇德(晚清本地名医)的药子也贴不过盍嘞”,那意思是暗示家属去准备“棺木老衣”。

陕北人说“娃娃不蹦,肯定有病”。碎娃娃尚是“水泡泡”“气呵呵”,又不会说话,易惊风、易发热、易夜哭,家人须防水痘、防麻疹、防蛔虫,怕吐泻、怕咳嗽、怕得小儿麻痹症……若是家里小娃娃得病,冷热无措,全家昼夜难宁。大人禁忌言病,只委婉着说“变狗”“不乖”,而自己有病只说“憋合”、恶心、发软,或者谑称“照窑顶着嘞”。婆姨们妊娠期“难癨”的一串子反应,陕北人叫“害娃娃”,不以为病,只道“嫌饭”,盖言“有喜”。“坐月子”遭下的病病疾疾笼统称“月地病”。“当梁”的男人和年迈的老人诉病多说“脑疼病”“肚子里的病”和“腰腿病”。有一种浑身发软的布病是叫“趴场病”。寒邪出疹、心腹绞痛的羊毛痧,叫“羊毛疔”。而说不清、道不明因由的怪病一般是以“邪病”来疗治或禳镇。过去,陕北人往往把精神失常的“精神病”都说成“神经病”,狂躁的又叫“癔病”,而按现代西医理论,两者完全是两码事。

“看病先看脸”。陕北人多从眉脸和气色上察看,如眉脸蜡黄、两眼无光、黑干憔悴、没精没神等都是“容颜也下来了”的验兆。

若是家里人得了重病可是天大的事,再穷的人家,“挽锅卖风匣”“剖心沥肝”也得寻医问药。

“大病要养,小病靠抗”。寻常人家一般的小病小灾,总不以为然,对对付付,强忍硬抗,熬煎延日以期烟云消散。

“肠肚勤涮,滚水一碗”。老陕北人没有养生的概念,当然主要是没条件。含糊的、下意识的保健,常常也是来自上辈人避凶趋吉的身体经验总结。比如流传在民间的一些常识性的防病口歌和理念:

“少吃多香”,“心宽体胖”,“气大伤身”,“吃药不顶息病”。“吃要暖,穿要宽。”“先睡心,后睡眼。”“冬睡不蒙头,夏睡不露肚。”“水怕脏,人怕黄。”“苗靠粪长,人凭气活。”“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饭前一碗汤,胜过好药方。”“饭吃八成饱,活的寿数高。”“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休管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陕北婆姨思谋着心疼一下家里的“顶梁柱”,给男人“吃偏食”滋补,于是就有心眼聪明的捏造些许的“忌须”出来,例如有点精气的饭皮子(米脂),安顿小孩子不能吃,谁吃谁长大就是“虚说屄”(说谎者);猪羊的腰子(肾脏),小娃娃万不可动嘴,吃了就会“懒腰”。想想,这是何等的良苦用心哦。

为了防止得病,陕北人祖祖辈辈日常留心着。开窗通风,洒扫洗涝,豁晾铺盖,除鼠灭蝇……每年正月十六打烟火“燎百病”,开春窑洞里的“打醋坛”,无不体现着消毒祛邪的卫生意识。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受苦人”那里,“动弹”(劳动)跟锻炼的概念几乎是同步的,他们再没有剩余的精力和心劲格外去专门锻炼,但甩胳膊扬腿、搓手跺脚总是有的。得空踃起脚尖站在公式畔上心旷神怡地眺望一回,算是“眼亮”,赶集遇会一天平添“散活”,庄前地头走走串串不叫散步,居然称为“散心”。冬末寒天一群碎娃娃在窑前的圪台上“晒太阳”,纷纷抢占阳光充足的地场,童谣唱起:谁堵我的阳阳,狼吃谁的肠肠……

“久病成医生”。除了警觉的预防疾病意识,同样的,陕北人一般性的医疗知识也多是出自上辈人口传心授的“医谚”“偏方”。譬如:“小窟窿不补,大窟窿得尺五。”“夜里磨牙,肚里虫爬。”“消肿头,趁热揉。”“泻肚子不用医,困饿到日沉西。”“针灸拔罐,病去一半。”“男怕脚肿,女怕脑大。”“老怕伤寒少怕痨。”“病怕没名,疮怕有名。”“泻药轻煎,补药浓熬。”……

“谁家也不挂那无事牌”。只要不讳疾忌医,寻根疗治,把心放宽,顺应四时,平衡阴阳,气血和中,以至神清气正,祛病延年自不在话下。

“无病不知有病苦,有病方知无病福”。“无病一身轻”,这么着反观生命之重,究竟是一场举重若轻的跋涉流浪与修行怡养呢。

新闻推荐

陕西省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榆林市及神木高家堡镇、米脂杨家沟村尽快启动规划期限为2035年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3月25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近日,该厅发布通知,要求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确保按时...

米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清明节祭先烈2019-04-05 06:08
猜你喜欢:
清明节捏面燕2019-04-06 06:07
评论:(“难癨”:俗语中的陕北智慧)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