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红原新闻 > 正文

健康成都人才系列策划 “寻找让我们骄傲的年轻医生”2 刘雁军:还肥雁瘦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1-18 06: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邓晓洪

刘雁军在新技术上敢为人先,并不断挑战高难手术,这让他成长迅速。他首次去分享手术案例时,台下的人,很多都是专家、前辈。他铸就了一个青年医生的传奇,书写了一段广为关注的“手术风云录”。

刘雁军“一战成名”时,年仅37岁。对一名外科医生来说,这个年龄普遍都还在起步阶段。

那是2013年4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组织了一次有全省300余名普外专家参加的学术会,会上设置了一个腹腔镜下的直肠癌根治手术现场直播环节,主刀医生便是刘雁军。他的沉稳干练、清晰的解剖、精准的判断以及流畅的切除,让众专家对这个小伙子的手术技能感到惊讶。

那时,用腹腔镜代替开腹方式做直肠癌手术,全省都没有几例,而胆敢做手术直播的,非国内几个大腕儿莫属。

刘雁军突然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外科小医生变成传奇式人物,川内以及西南地区的很多大医院专家都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观摩、学习他做腹腔镜手术。

然而,让刘雁军在民间出名,却是针对肥胖患者的减重手术。特别是在2017年5月,全国媒体对“中国首胖”手术的密集式轰炸报道,使他被贴上“减重专家”的标签。

“中国首胖”的幕后

武汉小伙子黄佳鑫作为“中国首胖”,他还未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实施减重手术前就已名扬全国了。他体重530斤,摔倒在武汉街头,警察、消防等共计20多人,用了两个小时才艰难地将他抬起来。

国内没有医院能够帮助他瘦下来,肥胖导致的多脏器损害,让他只能无奈地等待着死神来敲门。

刘雁军是2017年2月中旬从媒体上看到黄佳鑫的新闻的,在这之前,他已成功完成了多例肥胖患者的减重手术。医生罗丹问他:你能帮他减下来么?他说能啊!罗丹说:那我们把他接过来吧!

黄佳鑫抵达成都是2017年3月。救护车停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大楼下,车门打开,刘雁军被吓到了,“他趴在担架床上,头朝里面,只看到一摊肉从床上漫出来。”罗丹医生站在他旁边,看到了他的神情,就问他:“你有没有信心?”他说:“先救命吧,让他活下来。”

刘雁军的判断是准确的。一检查,黄佳鑫吸氧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仅51,正常人是90以上,也就是说,他已经处于呼吸衰竭状态。另外他的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肝脏功能严重不好,体内系统性的多脏器功能障碍已让他性命堪忧。

病人已经来了,全家人巴巴地望着刘雁军,他没有退路。去请来呼吸科医生李凯和重症监护室医生公式红原协助,一个抢救呼吸衰竭,一个维持生命体征,另外心内科、内分泌科、营养科都来协助,用了两个月时间,才将黄佳鑫各项指标维持好。

减重手术是2017年5月17日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同时聚焦这台手术,腾讯网还进行了现场直播。在全院整体配合下,刘雁军主刀,成功为黄佳鑫完成了缩胃手术。在还未出院的时候,原本连行动能力都没有的黄佳鑫,在医院大院里“健步如飞”,而半年后,他的体重已减到360斤。刘雁军将为他进行二期手术,术后体重还将下降,让他距离死亡威胁更远。

“我就是要做最难的”

刘雁军是自己把自己“逼”上这条挑战高难度道路的,“我就是要做最难的。”

他是学习能力很强的人,本科毕业打算考研时,他选择神经外科,“当时认为大脑是台精密仪器,特别难,我就想做最难的。”

但家庭经济背景让他没能实现本科毕业后考研的愿望,他到江油一家医院普外科上班了。这期间他的想法产生了变化,让他的专业转向胃肠外科,“江油以及附近的盐亭,人们喜欢吃酸菜,导致消化系统癌症的多发。病人多,但这些癌症的手术特别难,所以我就想:既然它是难的,那我就去做它。”

他相继考了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胃肠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2009年毕业后就到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2010年前后,外科手术方式正在进行浩荡的改革,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手段受到推崇,然而此时只有很少的医生在做,且技术还不娴熟。哪怕就是成熟的医生,也仅通过腹腔镜做做胆囊、阑尾之类的小手术,更不要说胃肠肿瘤这些大手术了。

刘雁军博士实习时就参与过腹腔镜手术,他意识到微创手术将是发展的大趋势,故选择去挑战很多人尚不敢轻易去碰的高难度技术。之所以高难,是因为在手的触觉不佳、对微观解剖不够熟练的情况下,镜子容易戳破肠道及其他内脏从而引发危险,因此很多医生还是选择传统的开刀手术来解决较大的手术。

为了“做最难的”,刘雁军买了一大堆解剖书来研读,同一个部位的解剖,他把五六本解剖书翻开来对照,分析他们之间的优点和缺陷,博采众长。然后就是反复地做生物练习,训练手的触觉灵敏度,在微观解剖层层递进,做到解剖和切除病灶时不出血或少出血。

但真正将技术用在病人身上,他经历了一番波折。一名护士CT查出胃体和结肠交接处有个包块,科室在手术前开展讨论时,一致认为开放手术是最安全的,只有他在为采用腹腔镜手术据理力争,“开刀需要划一道20厘米长的口子,那么长的疤痕会留下终身遗憾的。”他的意见被否定后,他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法,他对手术医生恳求:先用腹腔镜进去探查一下,看肿瘤是否能在镜下切除,如果有难度,再开刀也行。医生同意了这一要求。他操作腹腔镜,进去一看,肿瘤不大,且没有组织侵犯,因此他又建议:用腹腔镜就能完成。他果然成功了,轻松切下了肿瘤,且留在病人身上的仅是5个并不起眼的小孔。

这次成功的腹腔镜手术为刘雁军赢得了信任。市三医院普外科是个高度技术包容的团队,当再次使用腹腔镜手术时,其他高职称专家都愿意来当他助手,他也毫不吝啬地将技术和经验分享给大家,以至于腹腔镜技术很快就在普外科成了手术主流技术。而此时的刘雁军,仅仅是刚到医院不久的一个主治医师。

从胃肠肿瘤专家到减重专家

刘雁军在“一战成名”之前,不足30岁的他在技术上就已呈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了。2011年,成都市医学年会上的胃癌技术分享环节,某顶级医院专家拿出来分享的是一个开刀手术病例,而同类病例,刘雁军拿出来分享的却是腹腔镜视频手术。台下听他演讲的,皆是前辈专家,那次会后,萦绕在他耳边最多的评价就是“后生可畏”四个字。

他有一双灵巧的手,手指修长,这样的手,不是适合弹钢琴,就是适合做手术。在开刀手术大规模被腹腔镜所替代后,他的那双手,更多握着腹腔镜的操纵杆。一台又一台,病人在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微创手术下健康起来。

从2013年底开始,刘雁军进入“拿奖模式”。那年12月,他的手术视频被送去参加四川省的青年医师手术视频大赛,他得了冠军;2014年5月,另一台手术的视频被送去参加西部地区青年医师手术视频大赛,又得冠军;2014年底,他又参加全国青年医师手术视频大赛,这次获得亚军。次年,他晋升副高职称。而此时的他,在做胃肠道肿瘤高难手术同时,开始转向针对肥胖患者的减重手术。

其实早在2011年,刘雁军就做了第一台减重手术。那是一个40多岁的女性教师,体重190多斤,因为肥胖,她被高血压、糖尿病深深地困扰,一天站着上两节课身体都无法承受。心内科医生和内分泌医生想尽了各种办法,也不能控制住血压和血糖,如此下去,她将越来越危险。

刘雁军认为可以通过胃转流手术改变她的进食、控制营养摄入,以达到减重目的。然而,医院还没有过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减重的先例,风险太大,医院不敢承担。病人也着急了,她主动提出:“我们去做公证吧,如果手术失败,我自己承担责任。”这也许是成都外科界第一个病人主动申请公证以达到手术目的的病案。

手术成功了,这名教师半年时间体重从190多斤降到130多斤,血压和血糖都降到标准区间。此后,又一名女性肥胖患者找过来,她近200斤的体重让她的髋关节已无法承重,刘雁军用“胃袖状切除术”为她完成了手术。这名来自阿坝州红原县的患者认为刘雁军对她有“救命之恩”,此后每年都会到医院看望他。

一个外科医生,终其一生都在冒风险,特别是在做技术开创的时候,医患关系的紧张会加剧风险。可刘雁军认为,如果一个医生不愿冒风险去开创,“首先会是一个不能承担责任的人,其次医学不会得到推动,个人永远在原地徘徊。”

社会肥胖群体的急剧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对这个群体造成的巨大威胁,已经向医疗提出了挑战。身处这个变化之中,刘雁军于2014年两次前往台湾荣民总医院学习减重手术,除了技术本身,还学习他们的术后管理、并发症处理以及多学科协作,两次学习让他更具有开创这项手术的信心。

肥胖症患者求治之门被打开了,从2015年到2017年,刘雁军和他所带领的胃肠专业组为200多名肥胖症患者实施了缩胃手术,特别是在“中国首胖”黄佳鑫手术后,全国各地追随而来的患者更多,平均每周可达到2—3台减重手术,这一数据不仅在四川第一,而且在整个中国西部地区也是第一。

刘雁军的故事,是个医生版励志故事,在开创与成长的过程为他建立起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他留给病人和家属的印象就是“安全”,一个病人家属说:“穿上手术服的刘雁军,具有一股强大的气场,非常帅!”

声音

?西瓜和西爪:作为一名医生,陈志超的故事让我感动、振奋而又惭愧,我每天要看大量的病人,总觉得没有时间去提升自我,原来这是自我安慰的借口。我还年轻,我也要奋起直追,不能荒废年华。

?林加樟:一名真正的医者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而不是让琐碎的事务和复杂的人际耗掉精力。

?蓝色多瑙河:陈志超医生自己去做牵引架和父亲帮忙编制牵引绳让人很感动。一个医生总是想方设法去解决病人的问题,他们很辛苦很累,但背后总是有亲人伸出的那双手作为支撑。

?熬骨油先生:有作为的医生一直在攻克难关,无作为的医生一直在普通疾病上停滞不前。陈志超值得学习,不仅仅是医生,其他行业的年轻人也应该有这种精神。

?梁信文:我是个老肩周炎患者,在没有看到这篇文章前,一直不晓得肩周炎诊断已经被淘汰,谢谢陈志超医生,我空了一定找他去看看。

新闻推荐

四川红原女协警冰河推车网上走红 “我只是尽一点自己的力”

近期,四川阿坝州突降大雪,境内国省道路积雪结冰严重,气温也骤降到零下十多度。1月7日15时许,一辆轿车在行驶过程中打滑,冲进省道209线安曲镇路段的冰河里,红原交警大队城镇中队3名协警泽周哈姆、曲生波...

红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红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健康成都人才系列策划 “寻找让我们骄傲的年轻医生”2 刘雁军:还肥雁瘦)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