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帮助204万人解决饮水困难,新建、改建村级公路1.9万公里、便民路(道)2.5万公里
□各帮扶村发展优质粮油1615万亩、果树856万亩,培育发展养殖户120万户
□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到联系点开展工作达2次,县处级干部到农村基层调研达10562人次
本报讯 (记者 尹勇)4月10日,记者从省“挂包帮”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一年来,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与农民群众共谋发展大计,帮扶取得明显成效。受助乡村农民群众收入大幅增加,去年人均增收达637元。
活动中,各地各部门以民生为突破,帮助解决一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和问题。去年以来,帮助204万人解决了饮水困难,新建、改建村级公路1.9万公里、便民路(道)2.5万公里;新建村民聚居点1104个,新建、改建农房37万间,新建沼气池15万口、垃圾处理池6.1万个,改水、改厕17.8万户;新建、改建、维修学校1793所、卫生院(所)2185个,新建农家书屋7536个。
各地各部门立足帮扶村资源优势,推行 “基地+合作社+农户”、“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农户”、“村企共建,企业帮村”等模式,发展优势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农家旅游业等,增强帮扶村造血功能,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去年,各帮扶村发展优质粮油1615万亩、果树856万亩,培育发展生猪、牛羊、水产、家禽等养殖户120万户。
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到农村一线解决问题,普遍到联系点开展工作达2次。一些单位结合开展“送温暖”和党、团组织活动,组织广大机关干部深入农户、结对帮扶、体察民情,去年县处级干部到农村基层调研达10562人次,培训农民党员、村组干部、社员群众141万人次,组织学习参观考察11万人次。一些帮扶部门对帮扶村村两委班子中工作不称职、群众不满意的村干部提出调整建议并被采纳。
“落实科学发展观,挂包帮扶谱新篇……扶贫解困为民想,全村人民感谢党。”九寨沟县保华乡土门村群众用当地特有的“南坪调”填写歌词,表达感恩之情。“自从有了挂包帮,各级干部来农庄,实实在在做好事,乡村正在大变样……”攀枝花东区银江镇阿暑达村村民的顺口溜,也反映出“挂包帮”活动给当地带来的变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四四)蜿蜒的古道、清代的民居、先秦的遗址……8月7日,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四川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正式发行,为四川省历时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九寨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九寨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