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喻 刘彦荣
崭新的塑胶跑道,窗明几净的教室,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器具,免费实施的义务教育,管理规范有序的寄宿制,温馨可口的学生营养餐……每当说起这一项项惠及民生的教育发展新变化,现在的学生家长无不感叹党的惠民政策好!
近来来,九寨沟县积极调整学校布局,着力加强教学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不误,从而使全县教育教学硬件软实力得到有效提升,谱写出了一曲曲和谐的乐章。
免费教育让学生尽享“幸福”
又到了孩子离家去学校的时候,和往常每个星期日一样,家住九寨沟县永丰乡双龙村的村民老刘为孩子准备好一周的换洗衣物后,又硬塞给孩子30元零用钱。“现在娃娃读书实行‘两免一补\’和寄宿制补贴政策,娃娃每月有寄宿制补贴,家中再给一部分零用钱,平常的生活费我们就不用愁了。”老刘有两个孩子,一个在读高中,一个读初中。过去没实施“两免一补”和寄宿制补贴政策时,两个孩子一学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很让一家人吃不消;现在小学到高中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后,两个娃娃从家中拿的钱是越来越少,他自己再也不用为孩子们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操太多心了。
按照“科教兴国、人才强县”的要求,该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跟农村实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步伐,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工作,先后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高中阶段贫困学生“两免一助”和幼儿学前教育“一免一助”免除学杂费、免除贫困学生课本费、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等政策,并建立健全小学、中学、大学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开辟了学生入学绿色通道。据统计,2013年该县全年共为8000余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5000余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发放了共计696.677万元的生活补助;4920名小学生、1530名高中学生享受“一免一减”政策,共发放资金68.391万元。同时,该县还拿出132.55万元本级财政,共资助了1752名各级在校贫困学生。
寄宿制学校成了学生温暖的“家”
“学校有漂亮的校舍,还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生活,感觉和家里一样温暖。”九寨沟县第四小学二年级的一名小朋友高兴地说。作为全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一个典型代表,该校不仅深受学生喜欢,还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良好口碑。不少偏远农村的学生家长表示,学校修得漂亮,老师对学生平常照顾周到,他们在家或是出门在外都很放心。像这样的事情在该县绝不是个例。数据显示,目前,九寨沟全县寄宿制学校共有18所,住校学生人数就有6278人。从最初解决偏远农村孩子“难上学”的初衷起,到现在要解决农村孩子“上好学”的目标,九寨沟县优化办学条件的步伐从未停歇
据介绍,该县先后抓住灾后重建和藏区“十年行动计划”实施机遇,已先后对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舍、学生宿舍和食堂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完善,不少寄宿制学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室内外训练场地,提供了电脑、图书、音像资料、文体娱乐器材等设备,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为更多学生能在学校“住得下”、“吃得饱”、“学得好”创造了条件。
“爱心午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驱车从九寨沟县向南行驶半小时,便到了勿角乡完美希望小学。中午,一阵清脆的铃声过后,该校的学生们从教室是陆续奔跑到食堂窗口前排起长队,大家在欢笑声中纷纷免费领到了一份可口的营养午餐。“学校的‘营养午餐\’很好吃,饭菜搭配得也好。自从有了营养餐后,家人再也不用为我吃不饱操心了。”四年级学生小刘端着热腾腾的饭菜从队伍中挤了出来高兴地向笔者说道。
同一时间,在该县其他18所小学内也是一样的情景。各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纷纷给学生准备了营养丰富、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免费营养午餐。据了解,目前,该县已对全县18所在校的小学生实行了营养午餐全覆盖。仅2013年,该县已落实营养改善计划资金299万余元,共有8000余名学生享受到了这一免费惠利。
新闻推荐
■许萃宽敞整洁的道路上车辆有序行进,功能完善的广场内歌舞不断,让座让行、剩菜打包、垃圾入箱等文明行为屡见不鲜……漫步九寨沟县城,寻访属于这座城市的美丽足迹时,你会发现,如今的九寨之美并不仅仅...
九寨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九寨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