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县大力实施“全域法治”行动
扎实推进依法治县工作
近年来,九寨沟县高度重视依法治县工作,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该县紧紧围绕“全域发展”总体部署,大力实施“全域法治”发展行动和“法治深化年”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2013年率先在全州成功创建“省级法治县”,2015年又被全国普法办表彰为“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县”和“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县”。目前,该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以普法教育为基础,以党委组织领导为保障,以民主法治示范创建为抓手的依法治县格局在该县已基本形成。
组织有力责任明确
该县县委、县政府在成功创建“省级法治县”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工作,成立了以州委常委、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了《九寨沟县推进“全域法治”发展行动实现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县工作目标的实施意见》,县委、政府将“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工作列为2015年全县26项重点工作之一,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制定了创建方案和完成时限。由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和县政府分管副县长牵头负责推进此项工作。同时,该县在县财政投入184万元用于“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县”工作,确保创建活动有力有序开展。
突出重点有序推进
(一)依法执政深入推进。一是全面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并实施了县委领导和支持人大、政府、司法、政协工作制度;建立完善了重大决策法律咨询机制,法律支持和合法性审查机制,全面落实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各项规定;二是不断加强党内法治建设,严格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加强合法合规性审查。2014年以来共制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16个,全面实行了党务公开;三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活动,不断深化“四风”整治制度成果。切实把握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明显提高。
(二)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不断深入。一是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普遍建立;二是全面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五大”法定程序,政府决策进一步规范。近年来,累计开展重大行政决策280余件;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运行;四是全面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法律顾问工作机制;五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凡是未参加通过法律知识考试或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均不得办理执法证;六是切实规范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主渠道作用;七是深化政务信息公开,有效推进阳光政府建设。始终坚持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近年来累计发布政务信息14200余条,保障了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高。一是县法院以“司法为民”为主线,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积极推进司法公开,进一步完善以案件质量和审判效率为核心的审判管理运行机制;二是县检察院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积极推进检察改革和机制创新,健全侦查、公诉和诉讼监督工作机制;三是县公安局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切实抓好“肃毒害、保平安”、“黄赌毒”、社会治安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落实,加大治安乱点滚动排查和常态整治力度,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四)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加强。一是各类应急预案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事件逐年下降;二是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网格化建设,大力开展社会面依法治理、反恐防暴、危爆物品、寄递物流、网络治理、禁毒防艾等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全面完成17个乡(镇)网格化建设,基本形成县、乡、村网格化体系;三是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提升农村治安防控能力,确保城镇街面、重点场所、重点部位,交通主干道的全天候监控,社会面的管理进一步加强。
大调解机制不断加强。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手段,依法有效预防化解矛盾纠纷,2014年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191件,成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148件,调解成功率98%。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工作要求。
律师作用充分发挥。切实维护了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合法权力。2014年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6件,接受咨询人数1400人。
特殊人群管理更加规范。县公安局通过实施“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等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机制。县司法局切实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全县41名社区矫正人员,未出现脱管、漏管现象,120名刑释解教人员无重新犯罪。
社会治理创新深入推进。2015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诚信九寨”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三年诚信建设计划,诚信信用体系逐步建立。
学法用法成效明显。以法律七进为载体,不断推进重点对象的普法力度。一是坚持法律进机关(单位)。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带头示范,长期坚持会前学法。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工法律知识考试合格率达98%以上;二是坚持法律进乡村(社区)。组建法律宣传小分队4个、普法讲师团80人次,深入到各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受教育群众达20万余人次,覆盖面达100%;三是坚持法律进学校。在保证“课时、师资、教材、经费、考试”五落实的基础上,通过举办法治书法、漫画、摄影作品比赛等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受教育师生达100%;四是坚持法律进企业。开通法律服务热线电话,深入到企业、施工工地开展集中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受教育人数达3600余人次;五是坚持法律进寺院。采取“一对一”形式对全县僧侣开展法治宣传,五年来保持了僧侣零犯罪的记录;六是坚持法律进景区。利用电子大屏对游客和职工开展法治宣传,受教育人数年均达200万余人。七是坚持法律进医院。完善医护人员和职工学法制度,受教育人数达100%。
7.基层创建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县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漳扎镇中查村)、“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个、“州级依法治村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1个(七一南坪中学)、“省级文明和谐寺庙”2个、州级法治示范乡镇10个、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14个。
法治阵地建设凸显浓厚法治氛围
开办《法治九寨》电视栏目,采取以案讲法的形式定期播出法治宣传教育片。2014年来,共播出《法治九寨》栏目50期;开通法律手机资讯,每月对全县9000名移动用户轮流发送法治宣传知识两期;开通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利用九寨沟县门户网站、各部门门户网站、LED显示屏、远程教育、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等宣传教育平台,宣传各类法律法规知识;在全县村(社区)建普法专栏130个(村120个,社区10个)。法律图书角142个(其中村图书角130个,寺庙图书角12个);县检察院投资38万元在七一南坪中学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一个;县委、县政府投入120万元在九寨沟县滨江路建设法治文化长廊1个,基本满足了群众学法用法的需求。
(九寨沟县司法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本报通讯员)日前,为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为全州重点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助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州、县(市)两级公安机关以“主动延伸服务,整治治安秩序”为要务,全力保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