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溪县委统战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2344”发展方略,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突出政治引领,服务改革发展,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引党外人才、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整合力量助推脱贫攻坚
“争取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协助村实施了140余户(含50户贫困户)危旧房改造项目,硬化了4.2公里村组道路,还捐建20亩猕猴桃园壮大集体经济。”龙王镇五台村党支部书记感慨道,“没有统战部的大力支持,就没有我们村今天的变化!”
这只是苍溪县委统战部助力脱贫的一个缩影。据悉,苍溪县委统战部整合社会力量助推脱贫攻坚,先后组织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参加返乡创业兴业座谈会,促成19个签约项目,落实签约6亿多元。统战部还开展了“万企帮万村”活动,动员全县49家企业(商协会)帮扶了8个贫困村,捐赠产业发展金和生产生活物资折合人民币100余万元。动员成都、重庆的苍溪商会为贫困村捐助产业发展资金50万元,种植的中药材成为带动该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同时,苍溪县委统战部积极争取每年20万元的贫困山区教育移民经费,每年资助苍溪职中100名贫困学生。在统战部的带动下,县民盟为唤马镇大林村硬化道路2.3公里,新建沼气池30口,完成D级危房改造4户;县民进为岳东镇石庙村硬化道路2.5公里,引入巴中兴农农业有限公司建立500亩银杏产业开发基地,让老百姓有了长期稳定的增收渠道;九三学社为龙王镇三房村,硬化村组道路4.8公里,配套完善引水渠系1千米,帮助该村编制了核桃等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旺龙核桃专业合作社”,首次挂网销售,就有6000箱的“战绩”,收益达到13万元。
大力举荐党外人才
“人代会有党外代表97名、占37%,党外常委9名、占38%;政协有党外委员159名、占总人数的60%,党外常委26名,占65%。”最近结束的苍溪县人大、县政协代表会筹备处反映出的这组数字,正好说明县统战部在发现和举荐党外人才方面做出了成绩。
早在会议召开前半年,县统战部提早做好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物色、推荐、考察工作。还专门制定了《民主党派苍溪县基层组织换届人事方案》,切实贯彻换届的“十二个严禁,十二个一律,十二个要求”,有序推进民盟苍溪县基层委员会、九三学社苍溪委员的换届工作,保证全县统一战线形成合力,共谋发展。
对于县外人才,县统战部主动对接,依照县委《实施苍溪籍在外优秀人才“归巢创业”行动的意见》,为归巢的各类人才在市场准入、税收、金融等七个方面提供“贴身”服务。推荐1名优秀人才担任市政协委员,数名在外人才回乡担任县工商联(商会)副主席(副会长)。2016年,县统战部成功对接50多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并实施创业兴业项目100多个,吸引资金上亿元,有力地助推了全县的中心工作。
广泛参与社会活动
近年来,苍溪统战部广泛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依托民盟的“盟医共建”,实施了“康桥光明行动”,让特色眼科项目得以落户苍溪;依托民进的“进教彩虹行动”,主动与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系沟通,邀请他们到苍溪职中开展职业教育调研,并对苍溪职中师资培养、技能竞赛、教育科研等多方面进行实质性帮扶;依托九三学社的“九广合作”,主动与九三学社北京市委、陕西省委、南充市委对接,县人民医院1名肿瘤科医生免费在北大肿瘤医院进修。
在协调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工作方面,县统战部落实了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职工生活补贴,牵头化解涉及新疆少数民族人员的矛盾纠纷3起。在苍溪电视台、苍溪县公众信息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民族政策,组织了两次“民族政策知识”宣讲活动,让来自九寨沟、红原、汶川等10多个县的100余名藏区学生在苍溪职中得以安心学习、快乐成长,为该县民族大团结局面的形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廖煜松)
新闻推荐
“窝子挖深一点,保证果树苗根部埋下去。”3月25日,在九寨沟县郭元乡金字村贫困户朱发荣的地里,农技员郭跃正指导志愿者们认真拉线、定位,确保果树株距合理。党员志愿服务队忙碌的身影,让朱发荣的地头...
九寨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九寨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