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王晓英李洋)6月14日,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发展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会上,80余位阿坝州政府主要领导、非遗产传承人、企业代表进行交流发言,州级相关部门对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解读文化产业相关政策,阿坝州文广新局与非遗传承人代表签订了《阿坝州非遗传承承诺书》,规定非遗传承人的义务与责任。
会上,参会领导和传承人、文化企业代表一致认为,非遗最好的保护是传承和发展,发展是在传统元素基础上的创新。要把藏羌民族文化元素充分挖掘出来;要立足于确保其存续力、生命力;要尊重和保障他们获得收益的权利、创造性表达的权利;要努力实现保护传承与改善生活、丰富生活的统一;要有设计创新和时代特色;要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并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要认真研究学习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期间举办的“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与作品展”非遗产品的研发。同时,非遗保护也要展现工匠精神,推进手工艺交流互鉴和文化贸易,不断提升阿坝州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阿坝州文化产业,实现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阿坝州致力特色民俗旅游发展,开发民俗文化体验乡村游,全面展示民俗文化迷人魅力,引领群众致富增收。2016年,黑水县羊茸·哈德美丽新村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万元,户均增收2万余元。以茂县瓦尔俄足节等节庆活动为载体,整体包装推出阿坝“端午祭”系列活动,提升了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影响力,开辟了农牧民增收新渠道。活动期间,累计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51万元。
同时,阿坝州注重特色品牌剧目打造,鼓励“景区+非遗展演”发展模式,依托九寨沟、黄龙享誉“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优势,将九寨沟、松潘本土非遗特色表演作为景区的延伸项目加以展示推广,形成演绎集群,拓展就业渠道,在丰富阿坝州旅游体系的同时,助力群众致富增收。2016年,全州歌舞演艺接待游客185万人次,实现产值3.51亿元。
新闻推荐
幸福的摩梭人。胡小平摄被誉为“最后女儿国”的泸沽湖,是凉山第一批次迈入国家4A级的景区。5月12日,凉山州召开泸沽湖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推进会,正式拉开了景区5A创建工作的序幕。州...
九寨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九寨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