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菲 实习记者 邹阳 记者 王和斌
1984年,九寨沟县黑河乡的陶小林参加了高考。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大山里的孩子来说,考上大学就是人生最大的梦想。遗憾的是,他落榜了。
陶小林高考失利后,悲观、徘徊与痛苦的情绪相互交织。一时间,前途变得迷茫起来。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话,是陶小林生活的动力。每当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陶小林坚信,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抱着“有一技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信念,他学习了驾驶技术。
“那时候学车比现在难多了,为了尽快上手,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陶小林说。读记在口、默记在心,学以致用、熟能生巧,陶小林的驾驶技术逐渐提高,驾驶经验日趋丰富。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陶小林通过法定考试取得了A1驾驶资格证,2001年进入阿坝大九寨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寨沟旅游分公司营运部工作,做了一名景区观光车驾驶员,掀开了他人生新的篇章。
“大河涨水小河满,众人拾柴火焰高。”作为公司职工,陶小林时常告诫自己,要干一行爱一行,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工作中,陶小林始终把节能环保放在第一位,不断实践和总结开车节省燃油、节省轮胎的经验,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减少尾气排放量。同时,他还大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学的驾驶经验与同事们分享,遇到问题时共同面对、共同探讨,研究解决方法。
“公司对我有知遇之恩。用实际行动回报公司,是我唯一能做的。”陶小林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待每一件事,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自己的精彩。
陶小林深知,驾驶员是手握方向盘,脚踏“生死关”,国家财产、生命安全都掌握在驾驶员手中。因此,他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马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动,想到安全”。
“九寨沟景区公路弯道较多,气候变化较大,除了熟练掌握驾驶技术,应对各种道路状况、天气状况外,还要不断提高面对各种状况时沉着冷静处理的能力。”陶小林如是说。
工作之余,陶小林还不断延伸知识领域,经常向老驾驶员请教,学习有关汽车的总体构造、技术性能及总成、部件、零件的构造、功用和工作原理等,掌握汽车维修、日常保养等相关知识。
每天早晨,陶小林都会提前来到单位,协同安全员进行车辆出发前的检查,对车辆轮胎、各部位螺丝、油路等进行仔细查看,确认无误后才看行车路单,投入到工作中。
陶小林的这份责任心,像一把“安全锁”保障着车辆和游客的安全。他进公司15年来,无一起违规违纪和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在九寨沟景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作为一名景区观光车驾驶员,陶小林始终怀着满腔热情,用爱心、细心、专心,以优质的服务、文明的语言、端庄的仪表,充分展现观光公司良好的精神风貌,让八方游客体会到温暖,感受到温馨,享受到欢乐。
陶小林把车辆当作自己第二个家。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扫车内卫生,把车厢地板拖干净,把玻璃和仪表台擦拭干净。“我希望游客坐我驾驶的观光车享受到舒适的环境,有一个愉快的心情。”陶小林如是说。
陶小林视工作岗位为服务企业、回报社会的平台,力争将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在工作中,他从不让景区调度员为难,服从指挥、听从安排,圆满完成了各项游客接待工作,受到公司领导及员工一致好评,多次被公司授予年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宛严勇王吉玲文/图)“王林艳,听了这几天的课你觉得樱桃树上流出黄白色半透明的粘质物是什么?”“许六娃,你觉得呢?”……近日,九寨沟县陵江乡七里村的甜樱桃地里,一场现场培训...
九寨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九寨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