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茂松
“没错,是2700元,一分不差!”,把最后一袋虫草交给收购商,接过收购商递上的钞票,九寨沟县大叶子村村民杨志成顾不得洗掉手上的泥土,满面笑容地点起了钞票。攥着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杨志成走进了邻居家,还上了早年借下的钱。
“每还上一笔钱,我的心里就更踏实了,对未来我就更有信心了。”杨志成无比感慨地说道。
从曾经的贫困户,到现如今的致富能手,并探索着发展种植羌活、花椒、苹果,杨志成不仅2017年能成功实现脱贫“摘帽”,同时也成为了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过去的杨志成,可没现在这么精神,儿子杨帆在2012年出了车祸,胸椎三四节损伤,造成高位截瘫。为医治儿子,杨志成家里欠下20多万元的借款,而女儿杨素娟读书的学费、生活费更是家里一大支出,一家子负担都压在这个47岁的男人身上。他过去常说“我这辈子就是个穷苦命”。
杨志成所在的大叶子村,山高坡陡路难行,土地贫瘠粮难种。2016年3月,九寨沟县卫计局结对帮扶大叶子村,“四好村”建设让这个贫困村的面貌开始有了起色,杨志成家有了结对帮扶人县卫计局干部顾立,慢慢地,杨志成自个儿身上也来了劲。
这两年中药材的行情很不错,杨志成夫妇二人对挖虫草、野生药材非常在行,每到初夏时节,夫妻俩天没亮就上山,经常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上几天几夜不回家。
挖虫草的季节刚过,杨志成夫妇来不及休息一天,又钻进满是荆棘和尖刺的山坡林里挖野羌活、野芍药。
“我人穷,志不穷,党的脱贫政策这么好,我要通过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杨志成暗暗下定决心。村里发展产业,杨志成种下了苹果树2亩,花椒树1亩,猪苓30多窝,羌活5分,重楼1分,同时还养了中蜂6桶、牛10头……果树地里、中药材田间、牛圈里,每天都能看到杨志成忙碌的身影。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大叶子村“第一书记”徐淑华在得知杨志成女儿杨素娟从利州职业学院医护专业毕业后,及时向卫计局党委反应,县卫计局经研究后通过考核将杨素娟招聘至县医院内儿科做护士,此举,为杨志成家脱贫摘帽注入了新的动力。县卫计局不仅仅对杨志成家帮扶,同时还为村里投入10万元新建村卫生室,并在村里开展巡回医疗就诊2次,为全村85户200余人免费体检,卫计局局长李昌勇私人为贫困户刘代生还在读书的女儿赞助了生活费2000元。
“他真的是人穷志不穷,儿子出车祸,欠下一大笔账,寨子里的人都认为他翻不过身了,但是人家就是不输这口气,这几年通过勤劳的双手和肯干的毅力,欠账就要还清了,不仅仅即将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而且还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对四邻八方触动真的很大。”该乡驻村农技员袁贵柏感慨地说。
临走时,杨志成还给笔者算起了他家今年的收入:挖虫草挣了12000元,挖野羌活、芍药等挣了20000元,村里“四好村”建设务工工资1000多元,紧接着他家还会享受贫困户产业发展金合计14000元……“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我们勤劳肯干,不愁脱不了贫,戴了几年的贫困户‘帽子\’,我今年一定是要摘了,而且我还要和全村人一起共同致富奔小康。”在不久前的村民大会上,杨志成信心满满地站起来对大家说,对于未来的生活,他信心百倍。
新闻推荐
■潘姝苗旅行的意义,并不限于对沿途风景的感慨和接纳,也不在于那风雨兼程的辛劳与顿悟,而全在此后转身的某一天,与路上的某个地方再次交汇,与那个熟悉抑或陌生的自己再度相遇。迄今,仍记得...
九寨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九寨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