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九寨沟新闻 > 正文

辟谣,也是一种“抗震减灾”

来源:南宁晚报 2017-08-10 06:23   https://www.yybnet.net/

九寨沟地震发生至现在网络上已经有部分流言发布, 新浪四川旅游频道通过微博发布了辟谣消息。记者看到,辟谣微博中有一张疑似高雄地震的图在记者的朋友圈中也有不少人发布。请大家不要轻易传播未经核实的消息。(8月9日《四川日报》)

大震面前,会有一些“人心惶惶”,会有一些“信息交流”,而此时,也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乘机制造谣言,企图“浑水摸鱼”,可以说,这次九寨沟“8·8地震”,四川有关方面及时辟谣,这也是一种“抗震”,也是一种“减灾”。

什么“大楼正在倾倒”,那是当年台湾高雄地震的新闻图片;什么“民间捐款账号”,那是在诈捐;什么“2017年8月9日将有再次余震,将波及陕甘青”,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当今社会,自媒体时代,几乎人人都有手机,很少有不玩微信的,有的人制造谣言而传播谣言,往往就是“分分秒秒”的工夫;而这些“地震谣言”一旦传播开来,多少会让人们“将信将疑”,无地震而慌忙逃奔,没有慈善机构募捐而“打款”,如此等等,不仅会给人们带来经济损失,也会给人们带来精神创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减灾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地震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等信息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实行归口管理,统一、准确、及时发布”,也就是说,有关地震和救灾方面的信息,应该以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为准,个人发布的“信息”,特别是没有注明“消息来源”,或没有被证实来自官方或主流媒体的“消息”,很有可能,不是“神马”“浮云”,便是谣言谎言。对此,“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政府相关部门或主流媒体不能没有“于第一时间发声”,更应该有“及时辟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某种意义上讲,“辟谣”也是救灾工作的一方面。这里,值得关注的是,减灾法还同时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或者在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扰乱社会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也就是说,面对谣言,相关部门不可“一辟了之”,还应该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让造谣者感觉到“造谣吃大亏”。

当然,谣言止于公开。大灾大难来临,抗震减灾工作千头万绪,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信息及时公开”,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切不可“捂”,切不可“拖”,哪怕是“坏消息”也要讲“透明度”,也要讲“能见度”,因此,“信息公开”一定要跑在“谣言”的前头。

新闻推荐

震区今明有雨 12日起转晴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吴冰清)8月9日,记者从四川省气象局获悉,10~11日,九寨沟震区将有8~25毫米的降雨。据四川省气象局的数据,8日8时-9日8时,九寨沟县气温16~31℃,降水量1.5毫米。受西北气流影响,9日晚上...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九寨沟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辟谣,也是一种“抗震减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