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21时19分,九寨沟县境内发生7.0级地震。灾害发生后,牵动着亿万群众的心。不少民众纷纷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发布与此次地震相关的信息和照片,表达对灾区的关心关注。不过我们也看到,其中存在着部分不实的照片和谣言。这些信息在广泛传播中,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众的不安情绪。
在一些微信群中转发的受灾照片中,有一张为一栋大楼出现明显倾斜,显示受灾情况十分严重。不过随后相关媒体辟谣,该照片并非此次地震的场景。紧接着,一条“余震将波及陕西甘肃等地”的谣言又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以假乱真的照片、混淆视听的谣言……在自然灾害面前,为什么会出现谣言满天飞的现象?我们又该如何击破那一条条谣言,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呢?
从谣言的生成和流传来看,往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将道听途说的不实信息发布出去,经过网络广泛传播,致使谣言流传。而另一种情况则是有人故意制造谣言,引发关注,从中渔利。有媒体专家称,当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公众在心理上容易从众,并且轻信谣言。
谣言猛于虎。击破谣言的关键,除了坚决打击谣言制造者之外,还应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首先,相关部门应及时公布受灾情况,让民众知道真相。同时还要对不实信息进行辟谣,揭开谣言的“面纱”。对广大民众而言,应时刻保持清醒,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多一些理性判断,少一些轻信盲从。
此次九寨沟县地震发生一个多小时后,四川省地震局就召开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除了及时通报相关情况外,还对网络谣言进行了“打假”。在网络上,不少网友也积极转发相关辟谣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真相。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那一条条谣言最终将被击破。
□本报记者 王天雨
新闻推荐
九环线是震区旅客撤离的重要通道,这里的交通是否顺畅,对于抗震救灾和疏散人员至关重要。救援民警在值守点指挥、引导过往车辆安全、有序撤离。8日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各方救援力量迅速赶往震区。四川...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九寨沟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