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唐波
“这些金牌,有你们的功劳!”
昨(11)日下午,刚刚获得几枚田径金牌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代表队的领队、教练和队员们,高兴地对陆萍和另两名志愿者如许说道。
陆萍脸上洋溢着微笑。
27岁的陆萍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加上秀气精致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让人一见就有好感。当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代表队的接待志愿者后,很快就和代表队“混熟”了。大家有什么都愿意找她说,请她帮忙,她经常客串“讲解员”、“导游”身份,为代表队介绍攀枝花,带他们逛街、购物、游玩……大家都认为她是个爱笑的精灵。
土生土长的陆萍大学毕业后在重庆工作了两年,对故乡的思念促使她2007年通过公务员考试回到了攀枝花,进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她在研究室负责材料、调研文章编发等工作,虽然挺忙,但她很乐意成为四川省第十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志愿者的一分子。
为更好地服务本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共青团攀枝花市委在全市组织了200多名志愿者。陆萍一得知消息,主动报名参加,她笑着说:“这是我第一次当志愿者,就当是自己回报社会的一个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次体现。”
但是志愿者的工作的确很累。陆萍和来自攀枝花学院、市机电学院的两位90后妹妹一起,为代表队成员安排赛前准备、休息、休闲等事,忙得不亦乐乎。代表队的人都说,你们太辛苦了,我们得了奖牌,你们功不可没。不过再怎么累,她脸上始终挂着开心的笑容,感觉过得非常充实。她说,以后有机会的话,还要做志愿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悦良)11月20日,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在市民族体育馆继续开门迎客。据介绍,美术书法摄影展首日,参观人次便已突破1万。“本次展览作品数量多,作品创作水平也...
阿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阿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