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四川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电磁辐射设施(设备)日益增多,省环保厅副厅长杨雪鸿10月31日表示,四川省绝大多数电磁辐射设施处于较低辐射水平,对环境影响很小,极少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已按环保要求整改,保证100%达标运行。
由于辐射相关知识普及率低,公众出于恐惧心理往往“谈辐色变”。据省环保厅介绍,在电磁环境监管能力方面,四川省具有资深专家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涉电磁建设项目的环评及审批质量居全国前列,项目的电磁环境影响在建设前就能得到有效控制。环保部门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和竣工环保验收制度,对涉电磁项目的设计、建设到运行进行全过程辐射环境监管,依法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
对涉电磁建设项目,四川省环保部门严把环评关,存在环境制约因素的项目被依法否决。德阳市某区县和阿坝州某县的广电迁建项目,因存在环境制约因素,不能有效保证达标运行,其建设地点被环保部门否决。2005年至2010年,环境保护部、省环保厅在四川查处了多个未履行环评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环境违法案件,其中在成都金牛区查处了一起未按环评文件要求、擅自改变变电站布置方式的违法案件。
据省环保厅核总工程师董晓辉介绍,2005年以来,四川省辐射环境监测部门每年对200个左右的移动通信设施、100个左右的输变电设施、20个其它电磁辐射设施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监督性监测。历年来的监督性监测、项目环评监测和验收监测数据显示,总体上看,全省电磁辐射水平变化趋势并不明显。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电磁环境监管监测将进一步强化。全省绝大部分市州将设置常规省控电磁环境监测点,其中成都计划建5个点,东、南、西、北、中各建一个,主要监测低频 (含工频)电磁场、0.15~30MHz无线电干扰场强和0.1~18GHz射频电磁场,涵盖了变电站、广播电视设施、通信设施等电磁设施的所有电磁环境影响因子。同时,四川省将加大辐射安全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公众对电磁环境的理性认知。
目前,省环保厅正在成都市区开展电磁环境背景调查,研究区域电磁环境背景水平和分布,特别是重点和典型电磁辐射设施(设备)电磁环境影响、典型人群活动场所电磁环境现状。调查将科学确定监测点,对重要电磁辐射设施周边加密布点,仅三环路内将监测约300个点。通过背景调查,建立成都电磁环境基础数据库,为更好地开展电磁环境监管提供参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董世梅)四川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下称“1525工程”园区)各项主要指标保持平稳增长。11月7日,记者从省经信委获悉,截至9月,“1525工程”园区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524.54亿元,同比增长...
阿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阿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