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徕油画作品随想
张志超
与罗徕相识于二十五年前的五津一隅。还记得那一个怀揣艺术梦想的青涩小伙,热情中透出几分腼腆,交谈间能清晰的感受到他追求梦想的执着信念。刚刚大学毕业的他,从此走上艺术及艺术教育的漫漫征途。
在罗徕看来,绘画是他最为珍爱和必须坚守的。罗徕的艺术创作之路得以坚持,除他自身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外,还得力于他广泛而深入的生活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世间万象的关注,使他在艺术的成长道路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他早年工作在阿坝州内羌寨集聚的大山深处,在此他承受着从现实到精神的百般磨砺,情感的升华和艺术态度的确立,为日后的艺术成长积淀了坚实基础。
与大多数成功者一样,罗徕也经历了对艺术的困惑,也尝到过成长过程中的苦涩与艰辛。较长一段时间,他的油画创作也遭遇过迷失和徘徊。对此间的他而言,艺术之门随时都有关闭的可能。然而,他平实的作风和坚韧的性格,使这一切很快成为过去。形成成熟的艺术表达的思维和艺术表现的图式是罗徕近些年的油画创作特点。与早期的古典油画系列,藏区风情系列和牡丹系列相比较,静物油画系列更增添了主观化和精神性的元素,简约与精致相融,现实感与精神性并存,营造出能触动和抚慰心灵柔弱之处的空灵世界,这是他心理强大而又不失真诚的涵养使然。在罗徕为我们展现的静物油画系列作品中,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他创作状态和画风发生的改变,节奏放慢了,光影消失了,色彩单纯了,平面化的空间构成方式隐现出中国传统式的时空逻辑关系。空灵通透的画面氛围往往是在孤独而寂静的深夜营造完成的,冥冥之中,仿佛听到他来自内心深处的话语,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叙说着他意象化了的情景与难以忘却的记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被赋予特定的意义和情结后,经过精细的刻画和入微的表现,成为他情感和精神的符号与印迹,定格于画面成为永恒。
罗徕的角色有三个,画家、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一般而言,三者往往会此消彼长,甚至发生冲突。而要处理好其它的工作并取得突出的成绩,使其齐头并进,善于担当的智慧和超乎寻常的劳作是他必须付出的。事实上,罗徕的教学科研、艺术创作和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所取得的骄人成果,正诠释着他对自己的承诺。大量的油画作品的创作并非止于勤奋。他为之付出近十年心血和汗水的静物油画系列作品,充分显示出他包容、超然的品格和心灵对话方式的体现能力,是他远离浮华,颐养心境,厚积薄发的结果,是勇于承受磨砺和挑战磨砺的精神所在。罗徕为人真诚,为艺执着,作为多年来的同事和朋友观罗徕作品,感动和欣慰之余,不禁想起那曾经在一起教书、写生、创作、画壁画、做雕塑,甚至在一起有话闲聊、无语发呆的情景。经历已成遥远的记忆,但作为一笔精神财富却具有一生的意义。
洞察了世间万象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罗徕作品的真与诚,正是他心灵世界外在体现。
(作者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来源:《金融投资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征订:028-86968486
新闻推荐
董鹏实习记者董鹏6月28日,受城镇化预期加速影响,国内各主要钢材市场建材价格止跌企稳,部分地区型材及带钢分别上调40元/吨和30元/吨。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钢厂并未大规模减产,加之库存仍居高位,同时...
阿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阿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