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税票和一根管道
第一站:成阿工业园
个性名片:全国首个地震灾后异地重建产业园区
开栏语
产业园区既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创新驱动的主阵地。
加快产业园区发展是四川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的有力抓手。通过近几年发展,四川省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好承载能力、发展前景看好的产业园区,它们就像“星星之火”,不断点燃全省产业发展的“燎原之势”。今日起,本报推出“产业园区新坐标”系列报道,聚焦一些特色鲜明、成长路径各异的产业园区,为推动全省产业园区从要素投入向内生增长转变、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提供借鉴。
□任云 本报记者 董世梅
8月底,成阿工业园区新的招商引资“成绩单”出炉:园区已累计引进杭州士兰、苏州德尔、康力电梯、西门子等项目85个,协议总投资近200亿元。
除已投产的近40个项目外,康力电梯、南光新能源等龙头项目明年将陆续达产。经历4年多的高投入期,成阿工业园即将迎来“收获季”。
不过,作为全国首个地震灾后异地重建的产业园区,这几年成阿工业园走得并不轻松。
探索高效税收征管模式
【现象】
上个月,成都杰森输配设备实业有限公司的向会计在成阿工业园报税,又一次体会到什么是方便,“以前报税既要跑金堂、又要跑汶川,又是地税,又是国税;现在,地税就在园区报,一个窗口递进去,直接出成都、阿坝的两张税票。”
2009年2月,成都和阿坝签订《关于共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协议》,两地将共同承担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早期投入,投资方面,成都市出资60%、阿坝出资40%,共同组建成阿发展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和融资等。对于利益分享问题,相关文件规定:2009至2018年,成都和阿坝按照3.5:6.5的比例分享,2019年起则按照4:6的比例分享。
协议签好了,落到实处却有太多“过经过脉的地方”需要把握,比如税收。在我国,税收实行“属地管理”,“飞地”园区由双方合作共建,税收怎么分?
成阿工业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蔡东阳回忆,园区成立伊始,双方就组建了成阿地税筹备组,由成都、阿坝的地税机构合署办公。 (下转08版)
企业家说
成都康力电梯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翟武军:
细节中享受双重服务
记者:两地共同打造一个园区,“婆婆”会不会太多,给企业运行造成负担?
翟武军:基本没有。现在,园区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两地税务、质监部门也在园区设立了服务机构,企业办事很方便。在细节中,我们享受到了双重服务。比如我主管的人事这块,企业只要有需求,管委会立即响应。上个月我们去成都招聘应届毕业生,全是管委会一手安排的。
记者:企业进驻的这两年,园区变化如何?
翟武军:我们去年来的时候,园区好多道路还在修建,路灯也没有。现在,这些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形成,“邻居”也越来越多。明年,这里肯定还要大变样。
记者:您对园区发展有什么建议?
翟武军:随着投产、达产的企业增多,上下班员工越来越多,园区的公共交通问题需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新闻推荐
本报讯(徐中成记者松涛)10月21日,阿坝州投资最大的旅游设施项目——九寨沟中查沟旅游设施建设项目正式开工。中查沟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地处九黄机场到九寨沟景区的机场快速公路旁,人称“九寨沟的后花园...
阿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阿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