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颜天杰 杨骁
记者 杨刚
州委书记刘作明在阐释之所以提出“二十字”总体工作要求时强调,团结是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第一基石,只有坚定不移地用发展的举措促进民族团结,用发展的成果巩固民族关系,才能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一首《一个妈妈的女儿》唱出了阿坝儿女的心声。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阿坝雪域高原上,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各族人民始终休戚与共、团结融合,在这片神奇壮美的土地上描绘着“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画卷。
“民族团结的花儿最鲜艳,民族团结的果实最甜蜜,民族团结的人民最幸福,民族团结的阿坝最和谐。”在大力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阿坝州一如既往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91万阿坝藏、羌、回、汉各族儿女坚定信心、携手并进,共同奋力实现“和谐、发展、致富”的幸福梦。
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各族儿女血脉相连、和谐相处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追溯几千年历史长河,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5000年来特别是秦汉以来的2000多年来,在各民族长期交往融合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秦汉时期,我们不仅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规模,而且开创了将中华大地上渔猎文明区、游牧文明区和农耕文明区“混而为一”的大一统先河。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的阿坝区域早已融入中华大地,我们的祖先早已与中华大地血脉相连。无论是在地理单元、国家版图方面,还是在政治理念、民族文化、经济关系、历史担当方面,作为中华民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羌、回、汉等各民族的团结统一,一直具有牢固的纽带、深厚的积淀和光荣的传统。
1953年,阿坝州成立,开启了阿坝历史的新篇章。62年来,阿坝州按照“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的要求,因地制宜实施了一系列推进阿坝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措施,让阿坝州各族人民从隔阂走向团结,从动乱走向安定,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了从刀耕火种到机械化耕作、人背马驮到天路横越的历史性跨越,现代化工农牧旅游业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
用发展的举措促进民族团结,用发展的成果巩固民族关系,才能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有这样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2013年GDP达到233.99亿元,连续两年突破两百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5.98亿元,首次突破四百亿元大关;人均GDP达到25807.87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9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5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乃至全国民族地区平均水平。
各族群众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例子在阿坝大地比比皆是。2008年5月12日,里氏8级特大地震发生于汶川,许多同胞罹难,生产力遭受了毁灭性破坏。我们在为之悲怆的同时,孰不知,特大地震也成为检验民族团结的试金石。
灾难无情人有情。在争分夺秒的抗震救灾过程中,在前方,全国数十万军队和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充分展示了不离不弃、团结友爱、患难与共的民族团结精神;在后方,全国各族人民都积极为汶川灾区捐款捐物,充分展现了情同手足、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怀;在州内,灾区各族干部群众自发地凝聚在一起,守望相助、自救互救,共同面对灾难,充分展现了民族团结的和谐景象。而灾后重建的三年,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生动体现的三年。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面向阿坝美好未来,91万阿坝儿女齐心协力、携手并进
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多年来,阿坝州各族人民在共同奋斗的历程中,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和兄弟情谊,凝结了各民族心手相连的真实情感。
成兰铁路进州,“雄鹰”飞降红原,高速公路四通八达,2014年1—11月,接待游客2837.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9.86亿元……一幅幅美好的蓝图,在阿坝州各民族的共同团结下,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的事情,如今都变成了眼前一幕幕触手可及的幸福场景。
“我们这里的花湖和草原,夏天特别漂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进来旅游,所以我就在这里开了个高原花湖牧家乐。”家住若尔盖的牧民贾修告诉记者,2014年7月,在花湖的旅游旺季,他家的牧家乐每天都要接待好几百人,生意好的时候,有时甚至一天收入就可达上万元。
“阿坝州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这给了我们企业无比信心,再加上多重优惠政策,所以我们企业选择在这里投资。”在2014年的十五届西博会上,签订投资协议的企业代表如是说。借助第十五届西博会等投资平台,阿坝州签约项目36个、协议引资额达329亿元。
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创造力。因此,只有各民族的共同团结,才能带来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推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草原上随处可见游客的身影、各县招商引资呈现出你追我赶的趋势,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实施……如今的阿坝大地,民族团结奏出凝心聚力新乐章。
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逐步增多,感情日益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勤劳和智慧,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建设了一个欣欣向荣、和谐美好的新家园。
所有有良知和责任的人都深知,对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地区来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发展。这正如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所说:“阿坝的发展是大家的事,各族群众是团结友爱的一家人,因为我们的血脉早已相连。”
乘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东风,阿坝儿女阔步向前。面向未来,面对阿坝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需要全州各族儿女共同建设。只要全州91万藏、羌、回、汉各族儿女共同努力、携手共进,阿坝州就一定能形成坚如磐石的团结,拥有坚无不催的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之花将在这神奇壮美的土地傲然绽放。
新闻推荐
(一)工作内容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服务。(二)服务对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符合贷款条件、有创业能力的城乡劳动者或劳动密集型小企业。(三)工作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
阿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阿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