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经声中辞旧岁豆腐宴里迎新年
■实习记者马兴琳记者杨刚颜天杰
贴对联、祭山神、吃坝坝宴……11月11日(农历九月三十),在汶川,羌族同胞们纷纷换新衣,吃团年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羌年。在老释比的唱经声中,以“过羌年、晒太阳、品美食、祈福游”为主题的羌历新年节庆活动拉开帷幕。
11日晚7点30分,神树林祭祀台前燃起了熊熊篝火,烧纸、焚香、敬酒后,神圣的祭山会在老释比王治升的唱经声中徐徐展开。据非遗传承人汪友伦介绍,羌历年的算法源于大禹时期,是夏朝太阳历的算法,按太阳历的计时法,一年只有10个月,每月36天,九月三十日就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在这一天,羌族同胞就会打扫屋子,身着盛装,贴春联,做佳肴,祭牛王神,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住羌锋村的高峰告诉记者,因为家中喂有牛羊,所以一会儿回家后还要在圈门口烧香祭祀,祈祷牛王神保佑牲畜兴旺。
12日上午7点,连夜的小雨丝毫没有影响到村民过新年的热情。羌锋村的村民汪爱英一家起了个大早,收拾完屋子后,她和女儿高建雯拿起纸钱、香蜡、太阳馍馍等祭祀用品,伴随着村委会欢乐的音乐和邻居们一道来到神树林参加古老的还天愿杀羊活动。
“每逢重大节日,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做太阳馍馍(有的地方也做月亮馍馍)来祭祀。”原来,太阳馍馍(月亮馍馍)是羌家人在节庆、婚礼和成人礼上用的礼仪食品,人们去赴宴时,祭祀时分取一小块馍馍,也叫作“吃喜”或“吃福”。
8点24分,随着羊皮鼓点声起,释比跳起了羊皮鼓舞,还天愿杀羊活动正式开始。在祭祀台旁三三两两的村民围着祭祀台烧纸、点香、敬酒祭祀,祭祀台下篝火旁的大石上放着一头祭祀用的猪,右边的村民们正在认真地听释比唱经,时而高声附和着。在激烈的羊皮鼓点声中羊儿被宰杀,用于还愿祈福。
村民汪小琴祭祀完山神后径直走到神树下挑了一根茂盛的树枝。据她介绍,该树枝在羌锋村被称为吉祥树,各家各户在祭祀完山神后都会拿着吉祥树插在自家地里,祈福来年庄稼不遭蝗虫侵害,家人平安,五谷丰登。
“当今社会有的人因为乱砍乱伐破坏环境,而羌民族讲究自然崇拜、天神崇拜。经书里讲我们要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不然就要遭到报应,这样村民们也就有了约束,不敢随意破坏大自然了,具有正面积极的教化作用。”据汪友伦介绍,羌家人做太阳馍馍和月亮馍馍,也是羌族先民对太阳和月亮的自然崇拜的表现。
上午9点,绵虒附近的村民都聚拢到了大禹广场,来观看表演。传统祭祀仪式、萨朗舞、羊皮鼓舞、羌族服饰展演、羌族乐器表演……在这个隆重的节日中,广大羌族民众身着羌民族盛装与来自四方的宾朋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庆羌历新年。
据悉,羌锋村的村民还在神树林举行了抢吃活烧鸡活动,并准备了80桌“坝坝宴”与游客一道欢度佳节。
羌年小贴士:羌历年即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羌年在汶川羌语中称为“日麦节”,意为好日子,是羌名族集原始宗教信仰、历史传说、传统歌舞、饮食游戏于一体,以感恩、祈福和吉庆为主综合性民间节庆活动。羌年已于2009年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介绍,汶川羌族传统祭祀活动包括圣山祭祀、祈福还愿等环节。在羌历新年这一天,羌族百姓都会身着盛装,参加祭祀先祖、杀羊祭神、跳羊皮鼓舞和萨朗舞、跳锅庄、喝砸酒等民俗活动来庆祝羌年。
新闻推荐
在中国人眼中他们是四川警察,在外国游人眼中他们是中国警察,他们是工作在大九寨景区的阿坝警察,他们用忠诚的信念,以执着的操守履行着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在国际旅游大景区谱写着一曲曲为民、亲民、爱...
阿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阿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