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阿坝新闻 > 正文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我们是新型的职业农民

来源:内江日报 2016-01-14 23:13   https://www.yybnet.net/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伍雪梅文/图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面朝黄土背朝天”……人们以往对于农民的刻板印象,今后可能要彻底改变了,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农民,因为他们的名字叫“新型职业农民”。

何为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内江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过程中,急需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化新型农民。目前,内江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育人——

职业培训提供人才支撑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越来越“陌生”,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把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能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记者从市农业局科教站、农广校了解到,近几年,农村的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涌现出大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呈现多元化趋势,正是适应了这样的新变化新要求,内江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上走得很稳。

农民如果成为一种“职业”,就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其他职业共同竞争,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内江市农业部门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到乡镇农村开设“田间课堂”,把“农技教室”设在田间地头,同时采取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保证学员“取到真经”,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内江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内江市培育了新型职业农民3395名,发展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8家、农民专合组织1732个、专业大户1.2万户、工商注册家庭农场865家。

喜人——

新型职业农民人才辈出

1月7日,记者在市中区永安镇石板村看到,一批年富力强、有想法、有干劲、有梦想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精彩人生……

大学毕业后曾多年辗转在各地打工的李君莲,对乡土有着割舍不下的情怀。两年多前,她毅然放弃在北京的高薪工作返乡,在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当选为石板村党支部书记。

“事在人为”,这是李君莲的人生信条。新官上任三把火,她对农村再熟悉不过了,上任后首先提出发展规划——“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翻阅书籍、考察市场后,李君莲因地制宜提出种植莲子,在农业局安排参加的省农博会上, 石板村的“莲挚道”崭露头角,得到一致认可。

“上级的支持与关照对我们有莫大的帮助。”李君莲始终不忘政府的情与义,她免费参加了内江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还有幸被推选到省农科院参加了四川省青年农场主培训。每一次培训持续近半个月,理论、实践、观摩学习……这让李君莲对自己的发展有了方向并付诸实践。

莲子有季节性,单一发展不是长久之计。为此,前不久李君莲带领团队到阿坝考察,引进了近300只阿坝的雪山兔。必须全方位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共同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李君莲说,合作社的人员,都分批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的参加种植培训,有的参加畜牧培训,如今合作社人员无论干哪样都得行!

1月8日,东兴区石子镇新屋村,天空飘着小雨,一名皮肤黝黑的男子在地里忙碌。他叫夏秀奎,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他年仅27岁,皮肤黝黑、满手茧子,已经有了家庭农场式的葡萄园。

夏秀奎拥有专业知识,胸怀家乡父老乡亲,自己虽然能从农门走出来,可是对家乡的牵挂与对家乡发展的热切渴望,让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回乡创业!万事开头难,租地、育苗、建园、挖水沟、设计,夏秀奎都亲力亲为。“农民干的,我要干;农民不干的,我也干。因为,农民是我的职业选择。” 夏秀奎说。

一年前期准备、一年管理园子、一年移栽设计,年复一年,3年过去了,葡萄园终于在2015年初步投产有了效益。

学无止境,在农业局各部门的安排指导下,夏秀奎去成都参加了果树培训,在内江参加了SIS创业培训,并参加了省青年农场主培训。夏秀奎一直都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机会。“与同行业的人交朋友,这是我的一笔财富,接受专业化、科学化的指导,使得我更有自信与勇气。” 夏秀奎说。

“下一步将拓宽土地,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这是我的初衷与归宿。”谈到下一步的发展, 夏秀奎有些激动。

采访手记:

不论是李君莲的合作社还是夏秀奎的家庭农场,单看虽是星星之火,却有无数个“他们”正悄然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农民大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头羊”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一定会在“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三农”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闻推荐

“最美儿媳”替夫尽孝———记南充市第一届“十大孝星”、南充经济开发区地税局干部何艳

●本报记者杜杰每个人都知道要孝顺父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应该怎样尽孝道。南充经济开发区地税局干部———38岁的何艳,6年前经历了军人丈夫牺牲的悲痛,如今独自抚养着6岁的孩子,赡养着年近七...

阿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阿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我们是新型的职业农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