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琴
一
高原上的冬天西风猛烈,满山的植物萧条成油画般的意象,空气仿佛也是厚重的。这个季节,我捧着一本装帧精美的文集,封面上青灰色的傍晚,火烧云布满的天空中,一只雄鹰展翅翱翔在天宇间,《独唳无声》几个汉子赫然纸上,其中“唳”字闪烁着橘色的别样的光辉。
我不敢说我是最了解庆九的人,但也算是比较了解作者的人了。敦厚老实德艺双馨的庆九是圈内人对他最朴实的评价,我喜欢作家白林总结性文艺范儿的高度评价“谦谦君子,眉清目秀”。我更钟情于著名作家谷运龙对庆九抒情性的比喻,他说“庆九是一枚飘零的树叶,从春到夏再到秋。这枚树叶已经浸润了春天里那么清凉的鸟鸣、夏日里那么浓厚的绿荫和秋天里明丽的阳光,让我感到叶子的每一根脉茎都放射出让人心仪的灵光。我听见了,听见了春天那些甜翠的鸟鸣翩然来临。”庆九散文集《独唳无声》低调忧郁的题目终于在文友的赞誉声中增添了一抹亮色。
庆九的散文集《独唳无声》收集了作者近二十年来创作的五十二篇散文,分“负笈为谁”“梦且随风”“灵韵山水”“世事呓语”和“胜地屐声”五辑。从《独唳无声》所收文章看,寓居川西北高原小城的庆九,写作、绘画、摄影是他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元素。从其辑录专题而言,庆九的散文建构形态包括自然颂歌、生命随想、人文情怀等几个部分,表现出作者勇于积极向上、低头思索人生的情绪。文思深邃、赋予哲理、唯美抒情奠定了作者书写的基调,以一个高原人的常有心绪昭示着生命的无常,给人以启迪。这个数十年彳亍在高原上的作家对阿坝高原生活已经完全融入并赋予了深深的情感。阿坝,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但并非富裕繁华之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阿坝高原的水土不仅养育了作家的全部生活,还培育出了作家葱茏的艺术天地。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交给了写作、绘画和摄影等业余爱好,似乎只要通过艺术这种跨越时空的形式与世界交流、与自己的内心交流,在这种孤独静寂的创作中享受那份喜悦,哪怕默默无闻,哪怕独唳无声,就能于静水深流中赋予文字以温度、赋予生活以温度、赋予情感以温度。这个的低调作家,真是可以让人敬佩让人喜欢的。
二
庆九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深邃凝练,句句圆润流畅,文字内敛而极富想象力和张力。其散文篇篇用情真挚,对人事、对景物、对社会生活观察仔细,以真挚抒情的笔墨表达内心的感受,通篇彰显出作者较强的文字功底。作者不光爱好写散文,也爱写诗歌,所以作者的很多散文都散发出一种诗性的忧郁心境,以诗意的心灵聆听生活低处的呼唤,感受生命的沉重和亲情爱情赋予的责任,人在旅途难免不陷入失意落寞的痛苦时期,一切必经的苦难都是一个涅槃的过程,走出去就是朗朗晴天。《月亮情节》《黄昏祭情》《琅儿亲亲》应该都是作者早期或者说年轻时候写的散文,字里行间里除了对人生的诘思,还有一种初生牛犊的豪情以及内心的彷徨。正如作者所说:“不管怎样,能够在纷杂与炎凉中坐下来内视自己,如长空孤雁般自由地呼鸣几声,而不计较前方是枪口还是回应,便能获得一些抚慰与宁静。如此,也能在艺术世界或梦中完成一次次无声的独唳之后,更厚重踏实地续走俗世人生。”
庆九在九寨沟工作生活过十多年,踏遍了九寨的山山水水,但沟沟壑壑、灵山圣水也滋养了作者清华亮色的文字,把自己最美好最旺盛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九寨沟,对九寨沟倾注的情感像长海里碧波荡漾的海水般深邃,便有了对《长海逸趣》的由衷感叹:当你的灵魂栖落长海时,你会发现,是什么在感召你,引领你赶赴“童话世界”最高点的精神盛宴;当你的身体亲近长海时,你会发现,什么是“人间仙境”的神曲天籁,什么是真正的野趣与自然。
我读着作者那些灵动的文字,完全沉浸在作者描绘的看云、听水、观鸟、探奇的美景之中,心儿也跟着作者的文字徜徉在九寨长海的曼妙风色里。孔子曰:智者乐水。读了庆九笔下的长海,恍若已经去过长海了,不过内心还是强烈地滋生出一种去看看高山海子的愿望。记得时下最流行的一段话: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如果你还没有去过九寨沟,去九寨沟冲动一次应该是最浪漫最唯美的旅程。
由于工作的原因,前几年作者调离九寨沟回到另一座高原小城。庆九童话世界里的人文记忆烙印般深深地刻在作者的心壁上。《九寨,曼妙的自然风色》一文就是对九寨旖旎自然风光的由衷颂歌。作者诗化的语言一路狂奔在九寨曼妙的四季里,发出了“流连此间,谁忆江南”的感叹,发出了“牵手自然绝景,寄情人文胜地。任随季节轮回,徜徉在九寨沟的灵山秀水之中,平宁而淡泊,透彻而自然。此生无憾!”的真情流露。
九寨,九寨!我也在九寨沟奋斗过十年,我是在九寨教育战线上教书十年,而庆九是在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用一支笔奋笔疾书,对外宣扬九寨沟十多年。那时庆九执行主编《九寨沟》杂志若干年,对九寨沟的扬名天下算是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的。在其散文集《独唳无声》中作者收集了很多写九寨沟的唯美散文,从中可以看出半个九寨人对那片土地的热爱,也可以窥见一个文字工作者跋山渉水于九寨天地间的辛劳。记得庆九在随省州考查队连续两次进入扎如沟实地考察期间双脚膝盖严重受伤,十个脚趾甲充血坏死全部脱落,一两个月上下楼梯都得拉着扶手……在读到《扎如——“童话世界”的后花园》和《中恰,梦想的栖落与飞翔》后,真的是感慨万千,一份景仰一份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份发乎亲情的疼痛在心中蔓延开来!
现在我们习惯把林林总总的记叙文字都归属在大散文的范畴。散文的美感除了文字的美丽抒情,与富于思想哲理的启迪之外,我更看好蕴藏一种责任与担当的散文篇什。庆九的很多散文都是极富思想性、哲理性的。他的文字凝练深邃,阅读的时候需缓缓流览细细品味,方知其中韵味。这不比小说的阅读那么一目十行般酣畅淋漓,跟着故事情节哗哗地快快地读起走,快意也领情。九寨沟,一个栖息庆九灵魂的“童话世界”,扎如沟,是庆九心中一座放飞激情的生态花园。作者在考查完扎如沟后是这样向世人隆重推荐介绍九寨沟另一处女地的:“扎如沟之旅,好像自导自演了一出戏,有浪漫的开头,有引人入胜的展开,有精彩的高潮,有余味无穷的结尾。所有这一切全赖它的峰回路转,它的俊逸幽深。逆时针方向的转山之路好像一首交响乐,最动人的乐章就是祭祀地牙则贡给的翻越,最迷人的旋律就是在扎伊扎嘎主峰旁灵魂与天赖的共鸣。”
散文集《独唳无声》中除了浓墨重彩抒写圣域之水的九寨沟,还写了震后重生的汶川水磨。庆九作为一个懂得旅游资源开发的能人,在下派援建重灾区的汶川水磨古镇时,在完成繁重琐碎的工作任务之余,他拿起笔向外界宣扬“世外桃源”般的水磨古镇,让牵挂灾区的人们知道地震过后的水磨获得了新生,汶川人民也获得了新生。这种由文字带来的心灵安慰何尝不鼓舞人心呢!一个作家心中必须要有传播正能量的高尚意愿,偶尔的心绪低落留下的颓废文字只能当做一种消遣式的发泄罢了。从众多篇什的文字记叙中可以看出,庆九面对社会生活一直是个积极向上、努力进取而内心干净的人。不论人前人后,不论显达落寞,他的身上总是闪亮着正能量的辉光。
很多场合总会听见搞文字工作的人感叹:作家是孤独的,很多作家喜欢与夜对话,写作本来就是一件孤独的事情。庆九不善语言表达,或者说他不喜欢夸夸其谈,他长于低调的沉默背后妙笔生花,那一篇篇闪烁着哲理之光的散文就是最好的证明。大多数作家都是活在记忆的海洋里的,他们喜欢在美丽的记忆中写旧人旧事,老了还写回忆录以示怀念。其实庆九在散文《独唳无声》中也承认:“记忆,是人类精神的故乡。那些浩繁而卓越的卷帙与成就,以及由此带来的荣誉与文明,无不是从记忆的矿床中发掘并提炼出来的。”在这本散文集中,作者揖录的多篇文章都是在写自己的美好回忆。《找寻童年》《十年蜗居》《遥远的青杠林》《故乡的寒溪》等文中装载了作者较多的青涩深情的回忆。在作者精神的河床上蜿蜒流淌的,永远是他那故乡的寒溪!在作者心原的壁炉上烘烤的,永远是他那故乡的青杠林!在作者纯真的童年记忆里,永远是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充满了孩子的愧疚,此后的几十年作者心灵上的创伤是靠漫长的岁月将它抹去的。
“真实与厚重”也是庆九散文的另一特色,文学创作离不开真实的创作背景,厚重与反思是文学的思想精髓。庆九是数十年来一直跋涉在川西北高原上的行者,独特圣洁的高原赋予了这个内地汉子对高原地域的满腔热情与挚爱。他的父辈,他的家人几十年生活在阳光遍布的高原上,苍茫雄浑的大山、蓊郁葱茏的森林、清澈奔腾的河流养育了两代人,对山区绝对是有深深地感情的。我读到《怀想鹧鸪山》《藏寨深情》《胜地屐声》《纵情翡翠河》这些文章时,相同的感受、相同的情怀溢满心间,我都被这个多情汉子的文字深深感动。其实,在阿坝这个高原上呆久了的人,即使是内地人,都会被高原的阳光照亮,被一方水土养育,被川西北藏区的纯洁人文熏染,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我想作家庆九是做到了的。作者不仅在阿坝州九寨沟跋涉过十多年,在阿坝州马尔康也工作过十余年,如今又回到出生地马尔康工作,对第二故乡马尔康城怀有深重的情感,对高原明珠马尔康的母亲河更是孩子般的依恋。在其散文《情归梭磨河》一文中,作者把高贵圣洁的梭磨河看成是一条饱蕴情味与灵性的生命之河;一条魅力恒久、人文丰厚的福泽之河;一条历史上承载过过往兴衰、生死情仇、悲欢离合的沉重之河;一条培育出将故乡视为“肉体与精神的原乡”的文学大家的温婉之河;一条铭刻着辉煌的红色记忆如今闪烁着原生态的绿色之河。这条经年累月于高山峡谷间奔腾不息的河流,引领作者若干年来的精神脉络和价值取向。那就是庆九做人作文的纯洁与厚道,执着与高尚。
当然庆九的文字也不是没有瑕疵,就像一个美女的脸庞上总会有几颗雀斑一样。细读完《独唳无声》散文集后,不难发现作家为了追求散文艺术与思想的高度统一,在语言的营构和词语的选择上过于考究,个别篇什在气韵贯通方面略显拘谨,或多或少影响了情感的表达。期待庆九此后的作品有更高更远的突破。
三
文学大家有文学大家的思想境界,普通作家有普通作家心中的高台。成功与否不能用奖项来评判,各人心中都有一个打米碗。在当今创作“全民化”和极具现实诉求的写作当下,透过庆九那些充满真诚与质感的文字,我仍然坚信他是卓尔不群的,也正是因为他坚守那片卓尔不群的创作领域,静默无声地艰苦创作,注定是孤独的,忧郁的,甚至寂寥无声的。所以四川省著名作家谷运龙先生拿到这本《独唳无声》的集子时,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喜欢庆九的“谷伯”深深为孤寂悲鸣压抑的作家担忧起来,可是当谷运龙先生读完散文集后,先生的所有担忧释怀了:“我被他闪耀着思想光芒的文字照亮,被他隐匿着哲思的文章唤醒。这个‘四川好人\’又原生原样地行走在我的视野里。”我想,庆九的作品其实是可以肯定的,是完全正能量的。于无声处胜有声,我深信:待到晨曦初露,万物复苏之际,终将可以听到百鸟婉转的鸣唱!
新闻推荐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6年1月21日阿坝州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查了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秉国所作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阿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阿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