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斌
1998年9月,阿坝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并逐步将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护林人,将采伐区变成了保护区、生态区、旅游区,将“木头财政”变成了“水电”“旅游”财政。南坪林业局就是森工企业转型发展中的一员,经历了改革转型的蜕变。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创收
近年来,南坪林业局围绕“狠抓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增加职工收入”的工作思路,突出企业转型和产业发展这个主题,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公用房、加油站、铺面场地等资源,创新思路谋发展,达到创收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该局地处九寨沟,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但在2012年以前,企业在旅游方面的收入几乎为零。近两年来,该局按照州委要求及时调整思路,将灾后重建的办公用房压缩一部分用于经营,先后开设了局机关招待所和红岩林场招待所,通过网络、名片、印制宣传资料等方式,以及阿坝“森林人家”网络平台,积极拓展业务,增加收入。在规模小、档次低、竞争大的情况下,2014年和2015年实现年收入达100余万元。
南坪林业局加油站坚持积极面向社会,扩大销售渠道,拓展经营业务,每年下达和签订了目标经营责任书。近年来,该局加油站巩固了进货主渠道,达成了与陇南石油公司的批发价供货协议;拓宽了进货渠道,增加了绵阳、岷江等石油公司的业务;拓展了与九寨沟观光公司的销售业务。据统计,该局加油站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约4000万元,今年预计实现利润近200万元,2013年—2016年利润预计可达400余万元。
同时,该局充分利用灾后重建形成的商铺,加大铺面场地的公开招租、收租力度,对123林场、老机关和新机关大楼一楼新修门面、食堂进行招租。年租赁收入达到60万元,比2012年增加了一倍。
开发水电清洁能源促增收
电站工程是一个大局性的工程,也是一个将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资产的工程。
白水河电站是南坪林业局的机关电站。电站的所有机电设备老旧,引水渠道、前池、闸门、厂房等年久失修,电气设备老化、机械设备磨损极为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电站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加之电站规划设计不合理,长期亏损运行。
在全国天保工程区转型发展现场会议、阿坝州现代林业座谈会议关于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指导下,南坪林业局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创造森工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林区良性发展和增加职工收入,与松潘林业局、壤塘林业局联合实施白水河电站安全隐患整治技改项目。该电站技改规模为装机8000KW,投资估算为7510万元。
目前,电站的所有前期工作已完成,机组正在生产,土建已经开工,上网已经落实,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初正式投入营运。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3848万kwh,可实现年收入1000万元左右。
林下种养殖业为职工谋福利
南坪林业局以“生态改善、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以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努力挖掘潜力、盘活资源资产、开源节流,积极发展林下种养殖业,努力增加企业新的创收途径,致力于实现林业职工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该局去年为职工提供扶持资金4万元,新增猪苓种植5亩;职工、家属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蔬菜6亩,养殖蜜蜂300余箱,实现收入10万余元;125林场种植甜樱桃86株;122林场种植玛卡1亩;继续与九寨藏香猪养殖公司达成饲养、防疫、销售合作协议,去年,122场养殖藏香猪30头,已在11月中旬出栏,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职工们不仅鼓了腰包,还学会了种养殖技术,为下一步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坪林业局是阿坝州森工企业改革的一个缩影。南坪林业局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林业企业要发展必须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敢做善为、规矩行事,以广大职工的利益为原则,以企业发展为核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收双赢”。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雅丽)笔者日前从人行阿坝州中心支行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州金融系统立足增量提质、跨越发展的总基调,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全力支持阿坝州农村经济发展。涉农领域的信贷投入...
阿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阿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