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阿坝新闻 > 正文

帮在难处扶在实处——阿坝州直机关推进党内帮扶的实践与启示

来源:阿坝日报 2016-05-24 13:49   https://www.yybnet.net/

■州直机关工委

党内帮扶是一项党心工程、凝聚力工程。按照州委的统一部署,2013年以来,州直机关以建立健全机制为突破口,在探索中创新,在规范中完善,着力构建运作有序、党员满意、社会认同的党内关爱机制,大力实施党内关爱工程,在全州营造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凝心聚力的党内和谐氛围,努力使党员在个人困难上有保障,工作上有激情,前进上有动力,后顾时无忧虑,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让困难党员挺起腰杆,机关广大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有了提高,组织的亲和力有了增强,党员的积极性也得到了调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赢得了社会各界积极评价。

现实抉择—开启了“党员的困难党组织要管”的新思路

党员也是社会人,需要开启党内帮扶,激发困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党内帮扶,既是一种具体行动,更是一种精神力量,不仅滋润着困难党员的心灵,而且是激发先锋模范的“助推器”、实现党内和谐的“粘合剂”。党员既是党组织的细胞,也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自身发展状况、工作业绩、致富本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员的能力。由于历史、地理、客观等原因,州直机关党内还有少量困难党员,如果长期成为贫困对象,他们的思想状况,生存、生产、发展的条件和现状,毫无疑问会削减党员的政治热情,制约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的发挥。通过实施党内关爱就是要缓解他们的困难,使其生活有保障,进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信自己能够走出困境,成为工作岗位的行家里手,带领群众脱贫的致富能手,更好地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而为建设“三区一中心”,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不少贫困党员在对党组织感激之余,都发自内心地表示,一定要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以实际行动体现先进性,以回报党组织的关怀。

群众认可需要开启党内帮扶,满足困难党员雪中送炭的诉求。党员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由此,形成一种潜意识,党员帮助群众是大事,自身困难是小事,不能给组织添麻烦。其实,党员也是血肉之躯,除了在政治上有自己的信仰外,在生活上也是社会中的一名成员,党员与群众相比,并没有特殊的利益,困难党员同样需要关心、关爱。阿坝州是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全州人民的艰苦奋斗,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横向比较,我们的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水平都远远低于发达地区。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全州仍有个别党员因灾致贫、因病致贫,生产生活发展面临严重困难。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困难党员对党组织排忧解难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一些机关党员家庭遭受大病大灾后,支出急剧增加,少者几万元,多者几十元、上百万元,尽管享受了国家相关普惠政策和社会救助,但还是用完了积蓄,卖车、卖房,还欠债累累。开展党内帮扶,正是从困难党员的诉求出发,调查研究,访寒问苦,了解困难党员所需、所盼、所求,掌握“难”在何处,“忧”从何来,“盼”为何事,设身处地的为困难党员解决实际困难,使党内帮扶工作做到关键处、做到党员心坎上,切实从生活上关心、物质上帮助、感情上关怀、精神上激励,不仅是雪中送炭,更是融冰之举,有利于消除他们心中的委屈和顾虑,融洽党内关系,从而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局面。

资金来源于自愿捐助,需要开启党内帮扶,汇集党员友爱互助的力量。阿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长期以来形成了团结友爱、扶危济困、积德行善等优良传统。开展党内帮扶,其目的就是为了传递党组织的温暖,传承党员之间的友爱。针对困难党员亟需帮扶的现状,州直机关工委坚定“党员的困难党组织要管”的观念,努力打破影响和制约党内帮扶的思想束缚,采取不占用社会公众资源的方式,确立了各级党组织关心重视、机关党员自愿捐助、困难党员增添动力的帮扶思路,在党内开展组织帮扶和党员关爱行动。首先,帮扶对象要明确。要帮助那些因为疾病、灾害、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机关党员,通过组织关爱、党员互助等措施,帮助困难党员及家人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增强党员的向心力和荣誉感、自豪感。其次,帮扶资金筹集局限在党内。不使用公共财政资金,通过党员捐款、党费划拨等进行筹集。第三,帮扶方式上突出组织帮、合力帮。党组织经常关注党员存在的困难,重大困难则汇集州直机关党员的力量合力帮。第四,实施上突出精准帮、跟踪帮。党员困难支出大的帮在“输血”上,党员家庭收入低的帮在“造血”上,并强化跟踪服务帮扶,及时帮助解决新出现的困难。

倾力实践——取得了“帮谁、谁帮”“帮啥、咋帮”“帮常、帮长”的新成效立足于推进党内帮扶在思想上促统一、实践上可操作,州直机关工委着力解决“帮谁、谁帮”,“帮啥、咋帮”,“帮常、帮长”等问题:

一着力解决“帮谁、谁帮”的问题,明确帮扶的客体、主体

明确帮扶的客体,即需要帮扶的对象,是确保帮扶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这个问题集中反映到党内经济帮扶上,州直机关工委着重在申报对象范围、经济条件、日常表现等上进行了界定。一是申报对象的范围界定。将申报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党组织关系在州直机关工委的机关、事业、国有企业的在职党员职工;第二类为退休前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属州直机关工委(党委)管辖的退休党员职工;第三类为离世党员的遗属(限父母、配偶、未成年子女),该同志原党组织关系在州直机关工委。二是申报对象的经济水平界定。设定申报对象经济条件的资格,突出了能量化的坚决量化,不能量化的,也必须规定清楚、定性清楚的基本原则。经济条件上要求必须享受了国家相关普惠政策、接受各类捐助后仍然存在较大的经济困难,家庭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在申报当年全州用工最低工资水平以下。家庭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的经济水平可以保证该家庭仍能过上较好的基本生活。三是帮扶对象的日常表现界定。规定了没有正当理由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日常言行不符合党员要求、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购买相关保险引起困难等情况的,不列入党内经济帮扶范围。

州直机关工委将帮扶的主体分为实施主体、责任主体、统筹主体,分层次实施,确保党内帮扶责权相协调。实施主体指各基层党组织和党组织指定的帮扶对象跟踪联系人,具体负责实施党内帮扶工作。责任主体指各单位党组(党委),负责单位内党内帮扶工作的部署、申报对象资料和数据的审定、党内帮扶工作督查等,领导单位的党内帮扶工作。统筹主体指州直机关工委,统筹指导州直机关党内帮扶工作,代行管理党内帮扶资金,主要负责州直机关层面党内经济帮扶。

在党内经济帮扶上,注重发挥单位的主体作用,促使经济帮扶更有效,管理更到位。一是申报程序中各单位要唱主角。从申请、信息核实、公示、帮扶建议等主要由单位负责,单位党组(党委)签章审定,确保信息真实性。二是申报信息再次核实。资格审查通过后,州直机关党内帮扶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分别深入相关党组织和申报对象居住地核实、调查,进一步了解情况,为拟出帮扶措施提供依据。三是加强帮扶回访工作。督促各党组织加强跟踪管理,了解帮扶对象的困难缓解情况、工作表现以及党内外反映。州直机关工委在适当时间组织人员进行回访,分析评价帮扶成效。

二着力解决“帮啥、咋帮”的问题,找准帮扶的措施、方法

机关党员有相对固定收入的特殊性,帮啥、咋帮成了推动党内经济帮扶的关键,否则,难以帮到困难党员的心坎上、帮到广大党员的认同上。

通过调查摸排,州直机关党员困难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就业人员少,家庭收入不高;第二类是家庭收入较好,但因大病大灾,支出剧增,入不敷出。党内经济帮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经济资助、创业帮扶两种方式。创业帮扶主要针对第一类困难,配偶或子女无固定职业,有创业意愿,已选定有前景的创业项目,能够承担大部分投资但投资不足,帮扶时采取党员家庭自行寻找担保、党内帮扶资金贴息一定年限的办法。经济资助主要针对通过经济资助能够解决或缓解困难的情形,分为一次性资助、长期性资助、临时性资助、复合性资助。

同时,建立和落实党内经济帮扶公示制度。党员“一日捐”活动资金募集情况及时在媒体和党内进行公示,当年党内帮扶资金筹集使用情况于次年3月左右在党内通报。申报程序完成后,公示拟帮扶对象情况、拟帮扶措施,提交州直机关党内帮扶领导小组研究审批。举办党内帮扶座谈会,通报党内经济帮扶情况,征求各党组织和帮扶对象对规范党内帮扶的意见建议。2013年以来,已举办两次座谈会,收集建设性意见建议。

三着力解决“帮常、帮长”的问题,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

帮常、帮长,核心是建立帮扶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为把党内帮扶工作办好、办实、办出长效。开展党内经济帮扶,州直机关工委公开透明地制定出台了《阿坝州直机关党内经济帮扶资金筹集、管理、使用、监督办法(试行)》,起草过程中深入各党组织调研,了解工会、妇联、民政、教育等部门扶助工作的开展,形成初稿后广泛征求各党组织意见。起草过程中,积极回应党员的意见建议。比如,在启动一期帮扶工作时,为做到公开透明,把党员的困难在州电视台、《阿坝日报》等媒体上公示。后来,有同志认为,可能会暴露党员的隐私,及时将作法改为了在党内进行公示。

建立党内帮扶跟踪联系制度,加强跟踪服务管理,完善退出机制和跟进帮扶。确定实施帮扶后,由各党组织指定一名党员作为跟踪联系人,跟踪联系和服务帮扶对象,采取电话、走访等方式了解帮扶对象的困难缓解情况、言行表现、帮助解决新产生的困难,把党组织的温暖长期、长效地送到帮扶对象心上。

2013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州直机关党员“一日捐”活动,州直机关在职党员职工捐募资金170余万元;制定出台了《阿坝州直机关党内经济帮扶资金筹集、管理、使用、监督办法》,规定资金筹集、帮扶频度、申报资格、申报程序、使用监督等,从一开始就推动党内帮扶规范化;至2015年底共实施了35人(户)党内帮扶,使用资金68万余元。通过三年多的实践,州直机关初步健全了党内帮扶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初步缓解了帮扶对象的困难,初步达成了党内帮扶的共识,得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认可,州直机关党内帮扶取得的实效得到了州委的肯定。

深刻启示——拓展了实事办到困难党员心坎上、难事解决在困难党员急需处的新途径

走访原州政协秘书长李xx遗孀余xx时,这位80多岁、有癫痫、靠遗属补贴生活的老人,脸上堆满笑,眼里含着泪,老伴遗相旁还悬挂着一面党旗,收入不高的三个孝顺儿女不向组织叫困难,告别依依不舍的老人时,对于组织的主动关心,周围的群众纷纷称赞。2008年受抗震救灾事迹影响申请入党的60后“新”党员刁xx,身患皮肤癌,妻子有病不能打工,女儿在读小学,父母、岳父去世,岳母靠遗属补贴生活,兄弟姊妹家境差不能资助,康复治疗中竟舍不得吃点营养补品,当自己从亲戚处获得了一定资助后,马上向组织报告,要求退出帮扶。因车祸致贫,且失去工作能力的临时性经济资助对象各xx表示,摆脱困境后要积极向州直机关党内帮扶资金捐款。这些点点滴滴既让我们感动,也加深了对工作意义的理解,更增添了肩负的责任感。开展党内帮扶三年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必须把党内帮扶作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的重要抓手。党内帮扶是手段,不是目的。要帮扶那些对党的事业有贡献、工作有成绩、言行表现始终与党保持一致的党员(遗属),让踏踏实实为党、为人民、为发展工作的党员有干头,有困难确需帮扶的党员有盼头,坚持党的领导的人民群众有看头。

必须全面建成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仅局限于某一方面常会出现“短板”效应。要分别从党委的组织领导、政府加大国家民生政策帮扶、党员所在单位日常关爱三个层面来推动,只有这样才能汇聚推进党内帮扶的合力,帮出实效。

必须扎实推进党内经济帮扶。党内经济帮扶在党内帮扶中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要以缓解党员的困难为基本目标,不断推进党内帮扶力度,让党员和党员家属遇到重大困难有人管,真正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前进的动力。

新闻推荐

阿坝州四项目入选一百个省级重点支持项目名单

本报讯(本报通讯员)5月25日,笔者从州发改委获悉,阿坝州九寨海子山旅游设施建设项目、俄日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G213线映秀至汶川段公路灾后恢复建设工程和若尔盖牦牛乳制品生产项目成功入选100个...

阿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阿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帮在难处扶在实处——阿坝州直机关推进党内帮扶的实践与启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