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通讯员)以甜樱桃、青(红)脆李为典型代表的精品小水果是阿坝州的“金字招牌”特色产业,也是产地广大农民的“摇钱树”。2015年底,全州精品小水果种植面积近9万亩、总产近12万吨,几乎占全州水果的“半壁江山”,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有力促进了产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
持续加强形象宣传。围绕“樱桃之乡”等权威认证,突出“生态特色”这一品牌形象核心,利用各类传统及新兴媒体以及各种展示展销活动,持续不断加强产地及产品形象宣传。特别是利用QQ、微信等现代交流工具加强传播推介,使阿坝州小水果品质品牌形象迅速扩大提升,牢牢占据成都、重庆及周边地区市场竞争主动权,催生巨大的有效市场需求。
积极推进品牌包装。坚持以政府主导、企业牵头、农户跟进的方式,采取包装项目补助、设置本土产品专销区、建立本地行业联盟、加强经销商户诚信宣传、加大市场打假巡查、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应对等综合手段,大力推进小水果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竭力维护和提升品牌形象。目前,阿坝州已培育小水果“三品一标”产品12个(其中两个为地标产品)、3个州级以上知名商标,小水果品牌包装销售率平均达50%以上。
坚持开展产销对接。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农业区域合作、商贸流通区域合作、农业大型展会等平台,在重要和关键时间节点,积极组织产地企业、农民专合社与销地采购商开展各种形式、不同规模的产销对接合作洽谈,进一步巩固了成渝及周边市场,有效开拓了浙江、广东、上海、北京等东部沿海市场,使阿坝州小水果销售网络逐步延伸、密织。
大力实施农旅互动。充分利用蓬勃发展的生态文化旅游业,持续举办以“尝鲜果,赏山花,住寨子”为主题的乡村农旅活动,以农促旅、以旅带农,使果园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旅游商品,极大拓展了小水果销售模式,延伸了产业链、价值链。据粗略统计,仅甜樱桃一项,通过游客田间品尝采摘销售的占总销售量10%左右,价格较传统批零销售价格平均高10%左右,带动旅游收入10倍以上。
大力推动电商销售。加快完善集散处理、冷链储运、物流配送、服务平台等农业电商基础,支持鼓励产销企业、电商销售企业、经销商等大力开展线下线上结合的电商销售。截至目前,阿坝州已在淘宝、京东、苏宁、天猫等近10余个知名电商平台上开设了阿坝州农产品主题馆,培育小水果电商营销企业8家,引导60余家小水果产销企业和专合社开展线上销售,另外,至少有100个以上微商也在从事小水果电商销售。据粗略统计,小水果电商销售量占总销售量20%左右,价格较传统批零销售价格平均高20%以上,带动包装物流收入2倍左右。
新闻推荐
刘作明向州佛协第十次代表会议代表宣讲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用中央精神指导宗教工作实践以实际行动推动宗教事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韩秀全)7月9日下午,州委书记刘作明参加了州佛教协会第十次代表会议联组讨论会,听取了宗教界代表人士意见建议,并向与会代表宣讲了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宣讲中,刘作明从中央对宗教工作的定...
阿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阿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