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超
成都体育学院2012级运动医学系运动康复专业01班学生,曾担任成都体育学院团委会主任,2014年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从小生长在阿坝山区的他,被病魔侵袭,差点丢了性命。康复后的他懂得了“对亲人的感恩,对生命的尊重”,用自强不息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
今年9月份开学,23岁的黄继超就要读研了,在成都体育学院学习“康复医学和理疗学”专业。之所以选这个专业,与他小时候的两场病分不开。黄继超说,那两次老天爷的“考验”,让他懂得了“对亲人的感恩,对生命的尊重”。
2001年10月,8岁的黄继超正协助哥哥负责家里的农活。忙了一上午后,他突感全身无力,瘫倒在家。送医后被检查出“胸腔有积液”。2003年,黄继超胸部又突发肿块,确诊为“胸部有骨折碎片残留”,取出了一片5厘米长的骨折碎片。
黄继超的母亲没有工作,主要负责家里的生活,一家4口的经济来源全靠父亲在工厂里打工,1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但为了他的康复,黄继超的哥哥毅然辍学,家里欠下了数万元外债,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物品。那时候,黄继超就暗下决心:“绝不辜负父母。”
在成都体育学院读大一时,每个月800元的生活费花去了父亲近半的工资。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黄继超利用周末,在大街上发过传单,在饭店里洗过餐盘。最终,选择了在学校附近的小餐馆里送外卖。
上午11点至下午1点,下午5点至7点,每天饭点,黄继超就骑着电瓶车送餐,无论是顶着烈日,还是淋着暴雨。忙碌一天,就为了80元报酬。
安排好学习之余,黄继超也致力于志愿服务活动,连续两年参加“关爱成都市残联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在成都市锦江区特殊学校陪伴特殊小朋友,给他们带来快乐。
黄继超说:“这些年来,我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亲人、同学、老师……我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去年12月,黄继超被成都体育学院保送为研究生。
成都晚报记者 罗昊 (图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四川日报记者刘佳)11月16日,出席党的十八大的四川代表,在圆满完成会议各项议程后,胜利返回成都。上午11时,双流国际机场停机坪聚集着迎接的人群,“热烈欢迎党的十八大四川代表归来”的大红标语分...
阿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阿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