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壤塘新闻 > 正文

“绵阳贡献”助力壤塘发展 绵阳市对口援建壤塘县纪实

来源:阿坝日报 2017-06-12 10:29   https://www.yybnet.net/

■耿士姐 实习记者 邹阳 记者 王和斌

壤塘县是阿坝州大骨节病人最多、分布最广、病情最重的县,2001年,该县被列为国家新阶段扶贫工作重点县。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从2012年7月起,绵阳市对口援建壤塘县。五年来,220多名援藏干部先后来到壤塘县,肩负绵阳人民的重托,带着“绵阳情谊”援建壤塘人民,书写了人间大爱,铸就了鱼水深情,唱响藏汉一家亲、民族团结和谐歌。

今年年初,两地又联合制定了《绵阳市对口帮扶阿坝州壤塘县规划(2017—2021年)》,这是绵阳市2017—2021年对口帮扶壤塘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到2019年,该县将实现34个贫困村退出,1422户5853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目标;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到2021年,力争使该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壤塘县聚力发展创辉煌的过程中,“绵阳贡献”正在源源不断地注入。

完善基础设施

为脱贫攻坚打好基础

近日,该县岗木达乡村民彭措一家从高半山搬回县城闲置多年的老房子。彭措家里4口人,他和妻子靠挖药材维持家庭开销,供两个孩子读书。他们一家原本住在县城附近,但由于土地在高半山,药材也在山上,他们便在高半山修了房子,长期居住。县城附近的老房子因修建时间较长,又多年没有维修,就被闲置了。

今年,绵阳市对壤塘县展开了第二轮五年援建工作。在援建项目中,绵阳市投入了1000万元,打造岗木达“精品旅游村寨”,重点对村民的房屋进行了维护,对全村整体风貌进行了改造。彭措家的老房子也在规划建设项目之中。

如今,一座座具有藏族特色的房屋错落有致地矗立在县城边上,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以前,两个孩子上学要提前1个小时从山上出发,现在我们搬下来住,孩子们上学方便多了。住在县城边,我爱人还可以在餐厅打工,照顾孩子和挣钱两不误,家里的经济也宽裕了。”彭措满心喜悦地说。

岗木达乡是距离壤塘县城最近的一个乡,村寨分布广。在城区规划建设时,征收了村民的部分土地,村民们主要以上山挖药材和打工来维持生计。为了更好地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发展问题,绵阳市投入资金1350万元,建设岗木达乡失地农民创业园。“失地农民创业园项目的实施,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创业场地,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下一步,我们将以租赁铺面为抓手,鼓励、支持他们创业。”援建项目负责人兰鑫告诉记者。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今年开始,绵阳市在援建壤塘工作中,将重点开展幸福美丽新村、牧区生产性道路、旅游基础设施、失地农民创业园、数字电视扩充及新媒体等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当地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住房等条件,确保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大力支持贫困村公路、安全饮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基础设施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综合体系。

在援建壤塘工作中,绵阳市还将投入7500万元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包括村内硬化路、入户硬化路、公厕等,以及农牧民房屋室内设施、家居环境改善、卫生厕所建设等;青年就业扶贫项目拟投入7400万元,建设中壤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创业园,面向全县贫困青年进行技能培训、推动就地就业;拟投入600万元,新建贫困村牧道200公里……

一个个项目,一项项资金,一系列为民举措,为该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全县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发展特色产业

帮助农牧民致富增收

脱贫攻坚是一次从中央到地方的坚决行动,更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冲锋、决战。在援建过程中,绵阳市始终围绕脱贫攻坚这个宗旨,瞄准群众致富增收的目标,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支撑,把“绵阳贡献”延伸至壤塘县的村村寨寨。

吾依乡壤古村“克久食用菌种植基地”建于2014年,占地60亩,建设有钢架大棚70余个,板房780平方米,生产加工房300平方米。香菇试种成功后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发展缓慢,成效不明显。

绵阳市经过多方考察,综合评估了香菇基地的发展前景,于2016年投入援建资金230万元,改扩建香菇基地,以进一步增强香菇基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基地辐射带动奖补,改建、新建附属设施,规范管理,引导农牧民和贫困户参与基地生产经营,有效提升了基地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今年,基地香菇种植达到60万袋。按每袋香菇产值10元计算,预计总产值600万元。基地以每亩地每年500元的价格流转农牧民的土地,当地农牧民每年土地流转收入3万元;农牧民销售原材料收益60万元;基地吸收贫困劳动力40人,按2500元/人/月计算,每年务工6个月,群众务工收入60万元。香菇基地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就业增收。

香菇基地的改扩建项目,是绵阳市援建壤塘工作的一个成功典范。五年来,绵阳市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细化开展援建工作。今后五年,绵阳市将进一步结合该县资源优势,找准定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和壮大特色产业,带动当地农牧民致富增收。重点围绕现代农牧业、旅游业、特色商贸等,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当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使之成为引领该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帮扶资金一步步到位,产业规划一个个变成现实,农牧民致富增收有望。对口帮扶把绵阳市的援建情谊带到壤塘县,更是把“绵阳精神”、“绵阳发展速度”融入壤塘县的起跳、发展、崛起过程中。

抓好民生工程

让智力帮扶成为常态

“开展智力帮扶,拟投入600万元实施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及规划、教育、文化、卫生、农业、工程、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致富带头人、农村基层干部。”《规划中》,绵阳市明确了今后五年以民生工程为依托,开展智力帮扶壤塘县的目标和任务。

日前,壤塘县畜牧工作员在上壤塘乡验收牧道。“小杨,用仪器多测几次,不能有半点马虎,确保结果精确。”挂职于县农业畜牧水务局的绵阳市援藏干部刘巍再三叮嘱测量员仔细核对数据。刘巍带着工作人员已经连续多日在各地开展验收工作。

壤塘县畜牧站站长杨兵介绍,当前正是牧道验收的关键时期,每一次牧道验收检查,刘巍都亲力亲为,从未缺席过。他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感染着全县每一位畜牧工作人员。

“我也是从山区走出来的,对山区有着特殊的感情。到了壤塘之后,我才感受到这里的工作人员是多么不容易。我已经把壤塘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想在这里多做些实事。”刘巍的孩子才几个月大,他第一时间主动要求加入援藏干部的行列,这也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刘巍主要分管农业畜牧工作,他结合该县各地实际,分批次组织全县各乡(镇)畜牧站站长到绵阳市进行农业畜牧专业技术培训,致力于培养有知识、有技术、全方位的农业畜牧人才,为援建项目的计划实施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扶贫先扶智。绵阳市将智力帮扶贯穿援建工作始终,而教育帮扶又是“扶智”的关键。今后五年,绵阳市拟投入700万元实施教育发展项目,组织壤塘学校管理人员到绵阳市跟班锻炼,学习绵阳教育模式;组织藏区学生走进科技城、科技城学生进藏区活动;资助鼓励贫困学生入学等。

今年,该县将外派5人次到绵阳市相关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岗位挂职一年,深入学习绵阳市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将壤塘教育绵阳班拓展为绵阳教育模式,项目涉及全县12所中小学,惠及师生4000余人。同时,积极开展金秋助学圆梦工程,资助考入大学的壤塘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民生大于天。绵阳市在援建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民生为本,依托教育、卫生、科技、人才、技术等优势,充分对接壤塘县需求,以壤塘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为导向,优化援建干部人才结构。统筹谋划人才培训,构建人才培养“造血”长效机制,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撑。

千山万水,隔不断绵阳市的援建深情;茫茫草原,挡不住绵阳干部的援藏脚步。都说格桑花是川西北高原上最美的花,在壤塘县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绵阳市援建队伍中的每一员都是高原上最美的格桑花。

新闻推荐

壤塘小木耳 富民好产业

近年来,壤塘县蒲西乡小伊里村村民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大力发展木耳产业,木耳种植面积已由最初的5亩发展到如今的13.5亩,木耳年产量翻了两番,村民凭借木耳种植收入也大大增加。村官带领群众种木耳近日,记...

壤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壤塘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绵阳贡献”助力壤塘发展 绵阳市对口援建壤塘县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