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壤塘新闻 > 正文

农旅互动齐发展致富奔康更有望 ——壤塘县尕多乡新农村发展见闻

来源:阿坝日报 2018-05-24 09:04   https://www.yybnet.net/

■张康志记者王和斌

“这里再耕一遍,土还没有刨松……”4月20日,记者在壤塘县尕多乡刑木达村走访时看到,有人在翻耕土地,有人在指导机器耕种,村民们在地里忙得热火朝天。

田地里的“总指挥”就是壤塘县致富能人李小刚。今年,李小刚在刑木达村以每亩地300元的价格承包村民土地500余亩,建立种植基地,发展高原生态蔬菜和瓜果等。村民们闲置土地得到有效利用,还多了一笔租金收入。

“今年第一年试验种植,政府补助了10多万元的土地政策资金,我自己只出了3万多元。有了政府的支持,我发展种植业更有信心了。”李小刚告诉记者,当地老百姓一直在种植基地务工,有工资收入,还可以提高种植技能。同时,基地将带动村民们转变传统观念,走农业产业化的新型发展之路。

李小刚的另一个身份是“阳光部落”总经理。“阳光部落”是集当地原生态藏寨景观、自然生态、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生态农庄,提供餐饮、住宿、特产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游客们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藏家风情、藏家美食,还能买到具有藏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李小刚说,去年生态农庄营业第一年,旅游收入达50多万元。“阳光部落”生态农庄一炮打红,李小刚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创业致富的李小刚心系当地群众的脱贫重任,乘生态农庄火爆之势,在刑木达村租地种植蔬菜等,一方面满足生态农庄的经营需求,另一方面带动当地老百姓土地流转、就近就业,学习技能、致富增收。

王修杰是刑木达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去年,“阳光部落”生态农庄建成营业,她就在生态农庄当保洁员,一年下来有2万余元的工资收入。目前,“阳光部落”生态农庄吸纳了尕多乡10多个贫困户就近就业。“真是太好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王修杰高兴地说。

如今,刑木达村通过致富能人带动,走上了一条“农业+旅游”的新型乡村发展模式,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致富增收的积极高涨,尕多乡掀起了一股产业致富的热潮。

热布卡村是尕多乡的另一个村。该村土地资源丰富,曾因土地利用率不高村民致富增收难。2013年以来,通过壤塘县核心示范园带动,村民们将土地承包给热布卡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规模发展蔬菜种植,主要种植莴笋、白菜等。今年,热布卡蔬菜种植基地规模已达975亩。

近几年来,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蔬菜取得显著效果,示范园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当地群众蔬菜种植技能、市场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打破了村民传统的种植观念。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为村民们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实现收入共计43万余元;村民在合作社务工,每人每月获得劳务收入2500元。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不出村就能致富增收。现在,我们将土地租出去收租金,在基地打工挣工资,真是两头挣钱的好事。”热布卡村贫困户央洛告诉记者。

尕多乡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积极探索符合各村实际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生态旅游、蔬菜种植等方面下狠功夫、下大力气;树立致富榜样,用脱贫典型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提高贫困群众发展农牧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力群众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新闻推荐

夏炎村村民查足: 新房里开启新生活

■何永美桑木周记者王和斌1月16日早上,高原的阳光驱走了清晨的严寒,暖暖地照耀着大地。在壤塘县南木达镇夏炎村一户院子里,...

壤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壤塘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农旅互动齐发展致富奔康更有望 ——壤塘县尕多乡新农村发展见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