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兴则百业兴。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阿坝州教育工作围绕“践行群众路线,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教育条例》,大力推进十五年义务教育,全州教育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气象。本报从即日起开设《润物无声——阿坝州教育发展巡礼》栏目,敬请关注。
■实习记者马兴琳记者周严国
“壤塘县终于有第一个学生考上重点大学!”7月12日,壤塘县藏族考生尕尔王初接到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人们奔走相告,一时间消息传遍阿坝大地。
翻开尕尔王初的学习经历,在壤塘上小学,在马尔康上初中和高中,实打实的“本地造”大学生。看似简单的学习经历,正是阿坝州教育事业快步向前发展的真实写照。如今,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社会氛围已在阿坝高原这片热土上形成。
重立法强保障夯实十五年义务教育发展基础
教育是一个地区发展进步的标志,更是一个地区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教育全面发展,立法保障是基础。2013年的春天,在阿坝州教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教育条例》颁布实施,三年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被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教育条例》前后密集编制出台的还有《阿坝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阿坝州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校点布局规划方案(2012—2020年)》《阿坝州十五年义务教育规划(2013—2017)》,各规划之间相互衔接,形成严密的规划体系,为阿坝州实现从九年义务教育到十五年义务教育的巨大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对于阿坝州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率先在全国民族地区实现十五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是最大的难题。2013年底,阿坝州积极优化州、县财政支出结构,编制出台《阿坝州十五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意见》,构建国家、省、州、县四级经费承担的长效机制。
在此机制保障下,资金源源不断汇集。国家、省、州、县财政每年投入到学前和普通高中的资金达到6000余万元,在园幼儿每生每年750元保教费得以减免,同时还给予每生每年600元午餐补助;高中在校生每生每年学杂费、教材费得以减免,同时还按50%的比例为在校高中生每生每年提供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州有1.9万名幼儿享受了学前教育“一减一补”政策,1.5万名高中学生享受了“两减一助”政策,9.6万名小学和初中学生按九年义务教育标准继续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经费的保障,给予了莘莘学子开启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
“如果不是十五年义务教育,我很可能因为学费问题放弃上高中的机会。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索拉旺姆是马尔康民族中学的学生,得益于阿坝州十五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她有幸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提起阿坝州实施的十五年义务教育,她满是感激。
挖增量提质量推进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按照“政府投入、教育主抓、社会参与”的发展思路,阿坝州大力倾斜扶持,重点解决办园条件和师资问题;不断抓基础,强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了学前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格局正逐步改变。“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正成为阿坝州学前教育的深动实践。
数据彰显成效。从2011年至今年5月,阿坝州改建村级幼儿园293所,改造园舍面积99577平方米,改造活动场地面积40290平方米;投入民办学前教育扶持资金370.5万元……气派的教学楼,宽敞的幼儿活动室、全新的塑胶操场一应俱全,“幸福生活、快乐学习”,在这里有着最完美的诠释。
“以前,我们高半山、偏远农村的儿童要上幼儿园,简直想都不敢想,一直盼望政府能普及学前教育。现在,村上有了幼儿园,接送孩子方便多了。”谈及三年学前义务教育带来的实惠,九寨沟县村民拉姆难掩喜悦之情。
沐浴着十五年义务教育的惠民春风,像拉姆的孩子一样,越来越多的幼儿在家门口就能上学,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学。学前教育得以普及,适龄幼儿实现“应入就入”。今年上半年,全州有独立设置的幼儿园344个,在园幼儿达28344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65.62%;所有学前教育幼儿均享受“一减一补”政策。
“要培养出优秀学生,前提是要培养优秀教师”。按照州委书记刘作明的要求,阿坝州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要素”,通过培训提高、转岗培训、公开招聘、顶岗实习、利用“一村一大”、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解决学前师资问题。
截至今年5月,全州有大学生村官40余人兼职村级幼儿教育,村级幼儿转岗教师达150余人。2012—2014年,共对702名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了专业培训,公开招聘幼师毕业生154名(含“9+3”招录计划),转岗培训教师361名。通过充实和提高,初步解决了全州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严重不足,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
此外,阿坝州将藏汉双语教学纳入学前教育范畴。今年上半年,共发放幼儿编译读物15500册,完成幼儿编译读物试点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
抓均衡促质量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发展水平
如果把学前教育比作起跑线,那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无疑是中途,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能让孩子倒在途中。按照州委“抓中间,带两头”的要求,全州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优异成绩,高中教育交出了完美答卷。
长期以来,由于阿坝州经济发展滞后,农牧民群众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不高,适龄学子辍学问题突出。为有效防辍控流,阿坝州实行政府和教育部门“双线责任制”,通过教师家访活动、联合执法检查、扶困助学行动等形式,提高适龄青少年的入学率。
“在实行政府和教育部门‘双线责任制\’后,我们学校经常组织老师家访,做家长和适龄儿童的思想工作,辍学率普遍降低了。”金川县观音桥中学班主任老师孙晓龙说。
今年上半年学期,全州有小学268所,在校学生6499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特殊教育在校学生303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80%;初中39所,在校学生30127人,初中毛入率为101.7%。有普通高中18所,在校学生15930人,高中毛入学率70%。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所,在校学生2938人,职普比3.76.3,内地“9+3”学校在校学生数6226人……一串串数据,折射出阿坝州教育人坚持不懈的耕耘和累累硕果。
既让学生走进来,又让学生留下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三免一补”、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为在校中职学生免学费并落实国家中职资助政策的同时,阿坝州还积极倡导社会捐资助学,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机制,一张“大助学”网络逐步织就。
以教育为切口消除贫困代际传递,阿坝州把目光聚焦于困难群众、偏远地区群受教育权利保障上,不断改革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县域间、县域内投入倾斜机制,重点向牧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前不久,九寨沟、茂县顺利通过了四川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验收。
从人、财、物、政策等方面优化资源配置,阿坝州重点打造汶川中学、茂县中学、金川中学、马尔康中学为主体的普通类优质高中,重点打造若尔盖县藏文中学、阿坝县藏文中学为主体的双语类优质高中,推动全州高考硬上本科人数不断攀升。
今年高考再传捷报:全州普通高考硬上本科线840人,比去年增加67人,增长率为8.67%。其中,普通类本科批次上线人数为581人,112人达到普通类本科一批控制线,469人达到普通类本科二批控制线;藏文一类模式本科上线人数为259人,比上年增加87人,增长率为50.58%。职教师资班及对口高职专科上线110人。
除此之外,阿坝州还积极加强与成都教育机构的合作,大力发展师资力量,狠抓职业教育……一项项扎扎实实的举措,无疑为阿坝州十五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在阿坝8.4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教育均衡”已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所有阿坝教育人正在谱写的动人乐章。随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教育条例》的深入实施,承载着希望和未来的阿坝教育事业必将在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的伟大征程上大放异彩。
新闻推荐
本报讯(生措)近日,若尔盖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联合县司法局公证处、县纪委监察局、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县财政局国资中心等相关部门举行全县干部职工保障性住房(安居房)摇号分配仪式。全县...
若尔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若尔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