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环红”旅游网——
铺设全域蓝图做大全域蛋糕
旅游业作为阿坝州战略性支柱产业,目前呈现出东强、西弱、北热、南冷、中温的格局。以九寨沟、黄龙等九环一线旅游景区为代表的东北部地区发展势头迅猛,由于交通条件限制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等因素,阿坝州中西部旅游开发布局等相对滞后。
借势发力,阿坝州欲“破”旅游发展不平衡局面。州委十届五次全会上提出环红原机场加快旅游经济圈建设,这是关乎阿坝旅游产业发展大局乃至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定。
今年年初,《阿坝州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2015—2020年建设项目推进案》出台,“环红圈”中的县(市)迎来另一个属于自己的航空旅游时代,一场以红原机场为中心的旅游经济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翻开“环红”经济旅游圈的建设蓝图,一项项措施力透纸背,一个个重大项目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通过多方整合推进,全力打造以红原机场为中心辐射周边的“环红”旅游经济增长极,推动沿线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村寨、旅游交通的开发建设,发挥中西部旅游的整体优势,促进阿坝州旅游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
在去年以“冰山草地、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黑水·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建设发展论坛”上,“环红”旅游经济圈内的各县(市)主要负责人集中展开了激烈讨论。“过去大家都在自己县域内发展旅游,协同性不强,资源共享不够。”各县(市)意识到,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互惠共赢。
“建设‘环红\’旅游经济圈不是一个县的事,需要各兄弟县(市)一起实现。”这句话成了各县(市)的共识。
正值“环红”旅游经济圈如火如荼推进之时,喜讯传来——阿坝州被列入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全国共262个县市区被列入名单,其中四川省11个省市区上榜,阿坝州名列其中。
“喜讯”为全州上下推进建设“环红”旅游经济圈注入“强心剂”,各县“摩拳擦掌”,研究该如何推进?
“构建‘环红\’旅游经济圈,各县(市)要统筹协调、协同发展。”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罗尔伍说,阿坝州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全面推动交通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文化、生态文明保护等方面协同发展,全力推进全域、全时、多元景区建设。
据介绍,阿坝州将通过五年时间的建设,着力打造“环红”旅游经济圈,推进全域、全时、多元旅游景区建设,推动阿坝州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藏区前列,把旅游业培育成阿坝州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正成为阿坝州旅游发展的新引擎。多彩的阿坝打造全域旅游正当时。
“环红”游
让你吃得巴适住得安逸
“这里除了优美的景色、璀璨的传统文化,还有什么?”对于热爱美食的游客来说,一次旅行,舌尖上的美味所带来的惬意享受,丝毫不逊于途中所看到的风景。
“这里有藏、羌、回、汉各民族独具风格的传统美食!”进入“环红”旅游经济圈,将是全国各地的“老饕”们最好的选择。
3月20日,在红原县俄木塘花海景区内,机车穿梭,轰隆声四起……中心餐饮区建设项目正加快推进。“九环线一带的景点都去腻了,今后的出行方向就定在阿坝州的中西部地区了。这不,正赶上阿坝州打造‘环红\’旅游经济圈。”在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来自成都的游客朱先生,“六月份,花海花开了,这里的水上餐厅也就建好了,边吃美食边欣赏美景一定很巴适!”据了解,花海建设项目由红原县时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划投资2亿元,预计于2016年6月完成建设。
“随着‘环红\’旅游经济圈的‘热炒\’,沿线农家乐、牧家乐、乡村酒店将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并逐渐发展成熟。这些农家乐、牧家乐、乡村酒店将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以‘高中低\’各种档次呈现在游客面前,满足各类出行游客的‘胃口\’。”州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除了各式各样的美味珍馐,这些农家乐、牧家乐、乡村酒店还可以向游客提供别具一格的住宿体验,“吃得巴适、住得安逸”成了“环红”旅游经济圈建设的一大亮点。
近日,记者驱车走遍“环红”旅游经济圈的8个县(市),亲身体验“环红”旅游经济圈路线上各县(市)的美食与特色住宿:
一下飞机,游客来到风光迤逦的草原,走进红原、阿坝、若尔盖、壤塘等地的草原牧家乐,可享受手抓牦牛肉、青稞酒、牛肉肠等藏餐,感受安多人家的粗犷豪爽。夜宿高原,躺在夜空下的碧绿草原上,仰望高原广阔而璀璨的星空,别有一番风味;
从红原机场一路向西,来到“康养之城”马尔康市,沐浴高原温暖的阳光,呼吸全国最优质的空气,品尝纯天然食材烹制的嘉绒藏族传统美食,让身心进行一场生态康养。夜晚住进古朴的西索民居,享受一次古代土司的生活;
自马尔康朝南出发,来到金川的农家乐,享用“九大碗”和“东女国”宫廷美食,品味隐藏于“中国美丽田园”的悠久农耕文化。享受完高原珍馐,游客们可以徜徉在古梨树下,春赏梨花、秋观红叶的美与媚,用手中的镜头留下今生难忘的回忆;
从红原机场向南行进到理县,羌家儿女在阳光下摆上“坝坝宴”,与游客们一起分享精心制作的羌山腊肉、腊排骨、洋芋糍粑。盛宴之后,游客们可以行走在屹立千年的碉楼间,用手触摸碉楼上每一块古老的石头,听当地老人讲述尔玛人几千年悠久的传说。晚上住在古尔沟温泉酒店,浸泡在天然温泉里,洗去一天的疲惫;
“乘坐飞机来红原,坐着汽车到各地。”刚下飞机的游客们还可以在红原机场附近租赁一辆越野车,直接驱车向东奔往黑水县,观赏冰川彩林。游览完毕后,点上一桌别致的“土豆宴”,看当地厨师如何将普通的土豆变成一桌丰盛的佳肴。品尝完“土豆宴”,游客可以住进色尔古藏寨的乡村酒店,在古老的藏式民居里享受一次“原生态睡眠”;
……
“吃得巴适,住得舒心。”一次“环红”游,不仅是用脚步对高原大地的一次丈量,更是一场舌尖上的旅行;一次“环红”游,不仅是对阿坝美景的一次“猎奇”,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一场体验。
对“吃”和“住”的精益求精,是“环红”旅游经济圈建设过程中的一环。“要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基础上,拓展以‘商、养、学、闲、情、奇\’为代表的旅游新六要素。”州旅发委负责人介绍说,从去年11月至今,阿坝州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旅行社和导游专项整治、旅游购物市场专项整治、旅游客运市场专项整治、旅游餐饮市场专项整治、旅游从业队伍培训提升“五大工作”。这样的旅游监管行动在“环红”旅游经济圈的建设过程中将成为一种常态。州、县联动,将及时妥善处理游客投诉,严厉打击和整治涉旅非法违法经营行为,保证“环红”旅游经济圈内的旅游市场健康平稳有序可控,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环红”游
让你邂逅“醉”美阿坝
阳春三月,高原春天的脚步稍晚踏来。湛蓝的天空,和煦的阳光、醉人的风光,雪域高原上处处都是美景。
阿坝州中西部众多的景点,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如何把这一颗颗珍珠串成流光溢彩的珠链?“环红”旅游经济圈应运而生。
到底这里散落了怎样的美景?踏着春的脚步,记者一行穿梭在“环红”线上,寻找“环红”旅游经济圈的美和魅。
走进“环红”旅游经济圈8县(市)中,草原占去“半壁江山”,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高地阔,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牛羊成群,牧歌阵阵……是你荡涤心灵的好去处。在农区,或高原峡谷,或湖泊草甸,或静谧森林,或鲜花烂漫,或层林尽染……让你对美景回味无穷。
尽管春天已经来到,但苍茫的红原大草原仍然还覆盖着一层晶莹的白雪。寻梦月亮湾,游览浩瀚的花海,寻找红军长征烙下的深深足迹,美丽的大草原让人心驰神往。
从红原机场出发,约一小时车程就到达黑水县。“春观山花、夏观冰、秋品彩林、冬抚雪”的达古冰山,斑斓多姿、风韵绰绰的奶子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独特露天钙化景观的卡龙沟……蓝天、雪峰、冰川、湖泊在黑水汇集,与漫天遍野的彩林相辉映,构成一幅幅绮丽的画卷。
从红原机场一路向北来到若尔盖,花湖还未从漫长的冬天里醒过来,满地的积雪和遥远的雪山相互呼应。蜿蜒曲折的河面,分割出一座座小岛,映衬着天上的晚霞,九曲黄河第一湾美不胜收,热尔大坝让人心旷神怡,临河处的寺院白塔,帐篷炊烟袅袅,不时传来一阵阵悠扬的牧歌。
而在红原机场西边的阿坝县,连绵裸露的奇峰异石,星罗棋布的海子湖泊,“国家级地质公园”莲宝叶则,茸安——柯河森林大峡谷等景点星罗棋布。
从红原机场直奔美丽的壤巴拉塘,这里依山傍水、丛林苍翠、民风淳朴,素有高原林海明珠秀城之美誉。蓝天白云下,海子山主峰白雪皑皑,巍峨雄伟;神秘的野人大峡谷、形色各异的高山湖泊,构成了一方高原神幻佳境;潺潺溪水,雄伟圣山,香拉东吉圣山上游人或悠闲地骑马或徒步朝山。
雪山与梨园共生,雪花与梨花同舞,梨花、红叶,金川独特的高原田园风光可谓人在景中走,景在画中留。去情人海边赏碧海霞光,到阿科里草原观月下流星,自然风光壮美婀娜,正所谓“世遗之乡在阿坝,阿坝江南在金川”。
“春踏芳草赏百花,夏栖绿荫听蝉鸣,秋观红叶尝山果,白雪青松动诗情”,马尔康的四季都是诗情画意。梭磨河水浩浩荡荡奔流而过,两岸高山深谷,夏天满目青翠,秋天五彩斑斓,每走一步都是景。
浓绿的树,深红的叶,青青的湖,湛蓝的天,纯白的雪,走过四季,理县毕棚沟五彩斑斓、多姿多彩。群山连绵,林海浩瀚,空气清新,米亚罗景区四季风光宜人。在穿越了无数的山涧后,古尔沟温泉水依然热气萦绕,不负“仙山瑶池、灵水神泉”的美誉。
爬雪山、过草地,在“环红”旅游经济圈内的各县(市),红军长征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壮烈诗篇。三进三出红原草地,红军的英勇无畏让人敬佩不已;瞻仰位于红原县与黑水县交界处亚克夏雪山的红军烈士墓,诉不尽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道不尽对烈士英魂的无尽哀思;参观若尔盖巴西会议遗址和马尔康市卓克基会议遗址,感受红色力量,重温党的革命史。
阿坝州地处藏羌民族文化走廊,多民族和睦相处,造就了灿烂多样的民族文化。鲜明风格的民居、多彩的藏族文化服饰,浓郁佛教文化的转经长廊,赋予了阿坝县“安多藏族民俗文化长廊”的美誉;嘉绒、安多、康巴三大民俗文化体验,唐卡、石刻、藏戏等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精髓,让壤塘因为文化而生动;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色尔古藏寨号称“嘉绒藏族第一寨”,使黑水这方雪域之地充满了无穷魅力;“梦栖康养城、心泊马尔康”,热烈奔放的锅庄舞,醇香味美的咂酒,无不尽显马尔康浓郁、厚重的嘉绒藏族文化沉积;进观音古庙祈福未来、抚中国碉王穿越历史,攀悬空古庙感悟人生,观东巴石佛感叹神奇神秘的“东女国”;理县的甘堡藏寨是嘉绒藏族锅庄的经典之作——博巴森根的故乡;桃坪羌寨让人充分体验到乡村旅游的乐趣,“若木纽节”“花儿纳吉赛歌节”犹如一道道特色浓郁的旅游盛宴,体现出羌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深邃内涵……
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点,从牧区到农区,从藏寨到羌乡,穿梭在“环红”旅游圈各个县(市),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让人恍若徜徉在人间天堂。随着旅游设施的日益完善、接待能力的持续提升,阿坝州中西部将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中大放异彩,全州将快速驶入“全域、多时、多元”旅游发展时代,农牧民群众将依托旅游业鼓起致富增收的腰包,快步奔向小康。
“环红”游
让你轻松抵达最想去的地
时间定格在2014年8月28日上午8时16分,国航A319客机CA4219航班从成都飞抵红原,平稳降落在美丽的红原大草原上,红原机场正式通航。
作为阿坝州第二个旅游支线机场的红原机场通航,覆盖了阿坝州红原、若尔盖、壤塘、黑水、阿坝、马尔康、金川、理县8个县(市)的“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环红”旅游经济圈将与“九环线”相辉相映,成为阿坝州旅游发展的“第二极”,有效解决了全州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全域旅游持续加快发展。
红原机场的通航不仅是“环红”旅游经济圈建设的开场,更是拉开了“环红”旅游经济圈交通水平飞跃发展的帷幕。过去,从成都到红原需要至少6个小时的车程,但随着红原机场的正式通航,这一时间被缩短至1个小时。以红原机场作为轴心的“环红”旅游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向周边旅游景区延伸的通用航空走廊已然形成。
如果说红原机场为“环红”旅游经济圈发展提供了一颗有力的“心脏”,那么陆上交通网络将成为盘活“环红”旅游经济圈的大小“动脉”。
过去,受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红原机场周边的其它7个县(市)交通基础设施成了制约“环红”旅游经济圈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若尔盖花湖、达古冰山、阿坝县莲宝叶则等众多旅游资源“养在深闺”进入性差,人们意识到,旅游资源再丰富、发展潜力再大,如果没有快捷便利的交通作后盾,也难展其“翼”。
如何让游客轻松到达最想去的地方?难就难在交通基础设施如何上档升级。从实地调研,到会议讨论,再到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决策,州委州政府将解决各县(市)道路交通问题,作为建设“环红”旅游经济圈的第一要务。
驱车行驶在省道302线黑水县长河坝至马桥段公路,欣赏沿途的风光,心情也随着汽车的奔跑一样畅快。这段公路在过去只是有7至7.5米宽的三级公路,经过改扩建后,如今已经变成了路基10米、有效路面9米的二级公路,乘坐在汽车里完全感受不到以往的颠簸。
3月8日,记者在阿坝县重点项目暨阿壤路集中开工动员大会现场看到,一辆辆挖掘机、工程车挂着大红花现场待命,只待一声令下,这些车辆将赶赴施工现场,铺就发展坦途。阿壤路项目估算总投资为6.624亿元,全长105.816公里,作为连接阿坝县与壤塘县极为重要且最为便捷的要道,该项工程建设对区域旅游资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国道317线马尔康至俄尔雅塘段改建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路基已经平整完毕,施工方已开始为铺设水稳层做准备。G317线马尔康至俄尔雅塘段改建工程(阿坝州境内全长154公里),原本马尔康至壤塘6小时左右的车程将缩减至4小时左右;
省道302线黑水县长河坝至马桥段公路的完工和阿壤公路的开工是“环红”旅游经济圈交通建设的一个缩影。汶马高速、G317线马尔康至壤塘至甘孜俄尔雅塘公路、G248线红原瓦切至若尔盖县道路改建工程以及区域内各县(市)通村通畅路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川青高速、川甘高速、川青铁路、成西铁路等项目正在规划或前期筹备中;
……
“环红”旅游经济圈在建交通项目如火如荼,随着今后更多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上马和落成,“环红”旅游经济圈内各县(市)之间的道路得以升级提速,通行路程和时间将极大程度上缩短。
“这次专门请假来金川看梨花,路况不错。如果以后阿坝州中西部地区的道路更加畅通,来阿坝州旅游将成为成都及周边家庭周末度假的最佳选择。”3月21日,在金川观赏梨花的成都游客金曼表示,她对“环红”旅游经济圈建设充满了期待。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当历史进入“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环红”旅游经济圈综合交通网络建设进入了最重要时期。未来,将依托“一场一廊”,形成集航空、铁路、高速、高等级公路等多位一体的交通布局,让游客在更为安全的交通环境中轻松到达最想去的地方。
“环红”助力阿坝州旅游发展提质增速
——对话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罗尔伍
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的构建是州委、州政府为加快推进阿坝州全域、全时、多元景区建设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宗旨是依托红原机场,结合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实现区域内民生改善,增强旅游富民惠民带动能力,支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全州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阿坝州“环红”旅游经济圈2015年—2020年建设项目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并付诸行动,将对阿坝州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报记者专访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罗尔伍。
记者: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方案》出台之后,一大批支撑项目必将落地开花,这些将对阿坝州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罗尔伍:根据《方案》来看,“十三五”期间已落实资金项目共140个,项目总投资109.88亿元;列入规划项目共24个,项目总投资329.8亿元;共储备项目299个,预计总投资378.5亿元,包括交通、电网、通信、水网等综合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和提升、旅游配套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生态保护及合理开发等方面。“环红”旅游经济圈相关项目的积极推进,将进一步加快阿坝州中西部区域旅游发展,实现全州旅游发展均衡化,对于阿坝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推动阿坝州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档加速。
记者:目前“环红”项目建设的进展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目前情况。
罗尔伍:《方案》的出台,进一步奠实了“环红”旅游经济圈发展基础。“环红”旅游经济圈以红原机场为核心,通过规划引领,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做实旅游线路规划,强化旅游营销等举措,力争3至5年,使红原机场成为拉动“环红”区域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做大全域旅游蛋糕,实现全民参与旅游发展,全民共享旅游红利。
记者:项目是“环红”建设最重要的抓手和载体,也是最关键的支撑和保障。如何保障项目实施?
罗尔伍:相关县(市)人民政府作为“环红”旅游经济圈建设的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按照项目属地管理的基本原则,进一步细化责任分析,明确目标任务,增添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州直相关部门将围绕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加强协调、指导和督查,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助、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记者:当前,旅游业已成为阿坝州战略性支柱产业。“环红”建设的实施对阿坝州全域旅游格局有何影响?
罗尔伍:目前,“九黄”路线魅力不减,持续增温。“环红”旅游经济圈涵盖周边8县,将黄河九曲第一湾、达古冰山、红原大草原等自然资源和独具的人文风情联珠成串,该区域旅游正在快速崛起,成为阿坝州旅游新的增长点,对支撑阿坝州“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华文军周旺波杨刚颜天杰杨骁
新闻推荐
“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若尔盖站启动仪式在若尔盖县黄河九曲一湾广场举行
4月26日,“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若尔盖站启动仪式在若尔盖县黄河九曲一湾广场举行。若尔盖县级机关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各校师生和广大群众共计10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郎尕龙珠摄...
若尔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若尔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