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若尔盖新闻 > 正文

脱贫山不再高致富路不再远——若尔盖县阿西茸乡团结村产业扶贫见闻

来源:阿坝日报 2016-05-04 13:51   https://www.yybnet.net/

■谢欣堂记者颜天杰袁娜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近日,记者来到若尔盖县阿西茸乡团结村,只见村民们正在忙着翻土耕地、施肥浇水……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说起自家种的大黄,村民吕建脸上乐开了花。“去年我家收获了第一批种植的大黄,平均每亩收入达到2000多元,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现在村里人种植大黄的积极性提高了,多年的撂荒地也都栽上了大黄,我们的钱袋子正在一天天鼓起来。”

阿西茸乡团结村地处偏远,产业结构单一,多年来,村民都以种植青稞、土豆为主。但由于地处高寒地带,群众的收入极其微薄。“有时候遇上天灾,一亩地颗粒无收也是常事。”吕建告诉记者,团结村属于大骨节病区,百姓生活越发雪上加霜。

扶贫,“扶业”是中心。没有产业支撑的扶贫就像是“空中楼阁”,不实现产业致富,贫困农牧民增收就不可能实现。为了尽快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若尔盖县高度重视大黄种植的发展,采用“支部+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多种发展模式,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创业增收,蓬勃发展的大黄产业逐步走上了规模化、规范化、科技化的轨道,努力实现着扶贫开发与农业特色产业的互促共赢。

“正是产业扶贫给我们带来了致富的希望。”今年55岁的郑伟光从2002年开始种植大黄。“我以前也是团结村里有名的贫困户,还患有Ⅱ度大骨节病,全家人的生活都很困难。现在家里有15亩大黄,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依靠着种植大黄,郑伟光终于摆脱了自己贫困户的身份。

据了解,在精心管理下,郑伟光这片地里生长五年的大黄亩产干大黄成品800公斤,按18元/公斤销售,亩实现产值14400元,亩年均产值在2880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依托‘支部+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抱团发展中增强了中药材的竞争力和附加值,群众的收益在逐年提高。”团结村党支部书记邓桂生向记者介绍道,阿西茸乡团结村中药材种植专合社采取与企业联手的方式降低市场风险,按照市场价格随行就市,并实现最低每公斤16元的市场保护价与市场接轨,保障农户利益。

“我们还与公司签订了今后5年的购销合同,使销售规范化、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为大黄种植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近年来,随着扶贫资金的大量投入,若尔盖建起了大黄初加工厂,实现年加工大黄鲜品500吨的能力,实现了种植的规范化,采挖的机械化,切片的自动化,烘干的快速化,包装的特色化,上市销售的定点化,产品价格的保障化,走出了订单农业之路,并进一步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在做精做优的基础上实现更高附加值指日可待。

阿西茸乡现有贫困户94户441人,通过强化产业调整,变输血为自身造血扶贫方式,力争在3年内完成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依靠产业发展实现脱贫。“尽管任务艰巨,但是我们有信心。”阿西茸乡乡长阿三如是说。

脱贫山不再高,致富路不再远。如今,随着若尔盖县***的步伐逐步加快,产业扶贫的实惠为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也托起了群众致富小康之梦。

新闻推荐

若尔盖县兑现2015年度人民调解个案补贴

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人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若尔盖县人民调解案件补贴发放办法》的规定,日前,若尔盖县司法局兑现了2015年度基层人民调解员“一案一补”补助金4万元。此次补贴严格按...

若尔盖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若尔盖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脱贫山不再高致富路不再远——若尔盖县阿西茸乡团结村产业扶贫见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