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排勇记者郭子琦
在汶川县的每个角落,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充满朝气与活力,时而出现在纷繁忙碌的工厂,时而出现在人群密集的社区,时而出现在春耕备耕的田野……无论走到哪里,带去的是一份无私奉献,留下的是一片和谐温暖。人们可能记不清他们的面容,也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党员义工。
“群众最需要什么就重点做什么,什么见效最快就优先抓什么,什么最难突破就集中攻什么。”这是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汶川县党员义工们在鲜红党旗下对群众作出的铿锵承诺。他们深入群众开展义务服务活动,搭建起党群“连心桥”;他们用热情、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为民服务的赞歌。
义工服务暖人心
“谢谢你们帮我们挖地,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家住汶川县克枯乡克枯村67岁的周理兰和老伴陈春田激动地说。周理兰家里种植有几十株甜樱桃,由于儿子常年外出务工,她和老伴年事较高,眼看春耕生产就要开始了,自家的樱桃地需要施肥和翻耕,这可急坏了老两口。
汶川县委宣传部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单位党员干部,来到周理兰家帮助翻耕土地,解决了老两口担心的问题,并表示今后村民有需要,宣传部党员干部将尽全力解决。
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汶川县启动党员义工服务活动以来,全县党员积极到村、社区开展“双报到”,各级党组织围绕“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以“认领公益岗位、开展义务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增添群众实惠”为主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此同时,根据部门优势和党员义工自身特长,该县各级党组织围绕科普宣传、法律援助、医疗义诊、创业帮扶、科技致富等方面开展义工服务。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展各类义工服务11700余次,开展暖冬行动12752人次,医疗救助308人次,生活救助370余户。广大党员干部在义工服务活动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切实服务了群众。
结对认亲解民困
“这些米和油是我们职工的一片心意,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家里有啥困难,你就给我打电话。”漩口镇瓦窑村三组村民唐红碧家里,汶川县食药局副局长唐晓清放下大米和食用油,与刚结下的“亲戚”聊得亲热。
“她们家比较困难,丈夫患癌症离世,两个小孩还小,其中一个孩子还常年患病,欠下不少账,是典型的因病返贫家庭。”唐晓清说,对唐红碧家里的实际困难,在作了详细了解后,她准备整理成资料再次报送四川省红会,争取解决唐红碧家患病小孩的医疗救治,尽一份“亲戚”的职责。
“认领服务项目,制定服务计划,建好工作台账,公开服务承诺。”汶川县在开展“挂包帮”活动中,与村社建立“1+1”结对服务并履行承诺。全县4000余名党员干部通过结对认亲活动与11000余农户结为“亲戚”。活动中全县共注入资金333.4万元,帮助制定发展规划119项,使群众在结对认亲活动中真正得到了实惠。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汶川县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真情服务搭建起了党群之间的“连心桥”。截至目前,全县共征求群众意见、建议93条,11个乡镇全部建立了民生诉求台账、困难群众台账和稳定工作台账;建立“一村一册”119份;建立“一户一卡”18000余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78个。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党员义工,这个红色团体,时刻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他们对群众的承诺,他们以不计劳苦的精神和甘于奉献的信念,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群众,温暖着每一个角落。
新闻推荐
本报讯(卢国彤记者蔡华)3月24日,全州2014年第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在汶川召开,标志着全州2014重点项目建设正式拉开帷幕。州委常委、副州长赵平,州委常委、副州长、汶川县委书记蒋刚出席开工仪...
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