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科
4月的理县春意暖暖、景色怡人。4月21日,笔者来到理县桃坪乡古城村幼儿园,一睹这温馨小天地里孩子们的春天。
亲自动手
构筑出“云朵上的乐园”
雨后的古城,凉风习习,街上稀稀拉拉的三两行人,让人不免感觉有点冷清。可幼儿园里的孩子,似乎并没有受到这阴冷天气的影响,正伴随着老师的风琴声,唱着欢快的儿歌。
古城是典型的羌族聚居村,在幼儿园里就读的14名孩子都是羌族。为了让孩子从小就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幼儿园的两名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向家长和村民们请教羌绣,一针一线地缝制出云云鞋、鞋垫等浓郁羌文化特色服饰,并把它们贴在了教室的后墙上。孩子们每天耳濡目染,不由着心里都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当问及他们的民族时,他们总是异口同声并骄傲地告诉笔者:“我是云朵上的民族——羌族人”。
这里的14名羌族孩子,最大的5岁半,最小的只有3岁,在幼儿园里快乐的学习、生活、成长着。他们或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或听老师讲动人的故事,或唱唱歌,跳跳舞,偶尔还能看一看最爱看的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幼儿园里,每天都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或许,这正印证了教室外墙上贴的那句话,真正成为了孩子们“云朵上的乐园”。
无私关怀
用真心呵护颗颗童心
古城幼儿园的教室后墙上,有这样一句爱心寄语:“用爱心为孩子们创造快乐的每一天,用真心呵护颗颗童心”。这正是两名老师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今年21岁的岳壮老师和27岁的余建茹老师,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来到古城幼儿园工作,虽然都是专业的幼教老师,可两名未婚的老师并无多少与孩子打交道的实际经验。才到幼儿园工作的时候,经常被这14个小调皮弄得手忙脚乱,渐渐的,她们从工作中摸索出了与孩子相处的“法宝”。
“其实和这些孩子相处是最简单的,只要你真心对他们好,真正地用心付出,孩子们便会喜欢你,爱戴你。”岳老师这样说道。刚来幼儿园不久,岳老师发现这里的孩子们的小手和小脸上,经常是脏乎乎的。于是,岳老师用自己的钱为每一名孩子买了小帕子和小盆子,看到哪个孩子脸或是手脏了,便一边为他们擦擦脸、擦擦手,一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爱护卫生的重要性。渐渐地,岳老师为孩子擦脸、擦手的次数越来越少,孩子们也愈发的靓丽乖巧,活脱脱就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天使。
艰难选择
投身于农村幼教事业
余建茹老师是汶川县人,本来在汶川县从事着广告设计工作,一个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她从电视、网络上得知理县农村幼教事业如火如荼地展开,许多幼儿园却缺少专业的幼教师资,想起孩子那一双双纯真又充满渴望的眼睛,生性乐观开朗的她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在几经思量之后,余老师决定,一定要到理县去,一定要到这些孩子身边去。可出乎余老师的意料,她的这一决定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理由很简单,却也很现实,不想让她到乡下去受那个苦。为此,余老师先后多次做起了父母的思想工作,为表明自己的决心,她还辞去了原有的工作,认真地开始备考。渐渐的,父母接受并理解了她的选择。
如愿考上了理县幼教老师的余建茹,被分配到古城幼儿园,虽然这里离她生活的汶川县城只有短短几公里的距离,可一切却是那样的陌生。每当想起汶川优越的环境、熟悉的工作、亲密的朋友、挚爱的家人,她也会感到一丝的后悔。可想起自己参加工作时,县里相关部门送来必备的生活用品;想起逢年过节,家长们热情的邀请;想起每天进幼儿园,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和一声声稚嫩的呼喊,她又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方土地上扎根下去,一定要让这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幼儿教育。
就近入学
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近下午4点,家长们陆陆续续的来接孩子放学。两名老师说,有时家长会因为临时有事不能来接孩子放学,遇到这种情况,她们就会亲自送这些孩子回家。
4点15分,教室里只剩下张思蕊和蒲元浩两名小朋友,岳老师说,虽然不同姓,但两人可是堂姐弟,她们的父母都外出务工,由留在家里的爷爷奶奶代为照看。正说着,两名孩子的奶奶张吉花来接他们了。
张吉花老奶奶今年70岁,却精神矍铄。老奶奶说,家里的三个孙儿孙女,都是她从小就带在身边。“别看我今年70了,可依然是田间地里的一把好手,以前带大孙女的时候,还没有这个幼儿园,每次下地都得把孩子背在背上,时间长了,不仅孩子难受,我这老胳膊老腿也受不了。平时在家,孩子好动,在公路边跑来跑去既不安全,关在家里看电视,又怕伤了孩子的眼睛。”说到以前带孩子的经历,张奶奶不由叹了口气。“现在方便了,每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园里的老师把孩子照顾得比我们还小心仔细,还能教会他们许多我教不了的东西。我也有更多的时间到地里劳作,今年的水果、蔬菜一定又能卖个好价钱。”
古城幼儿园,只是理县农村幼教事业的一个缩影,据笔者了解,目前,理县共有幼儿园41所(其中:县级幼儿园1所,小学附属幼儿园12所,村级幼儿园12所,民办幼儿园16所)。3—6周岁在园幼儿1230人,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4.26%,学前一年入园率为99.54%。理县提前三年完成了学前教育发展目标任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可是,随着学前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专业教师紧缺的矛盾日趋凸显,编制不足,各村级幼儿园存在着有保教无保育的现象,现招录的幼师有40%属中专毕业,不能有效把握幼儿教学规律,现有的附属幼儿园是在以前的学前班基础上设立的,其班额、基础设施也远远不能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
面对重重困难,理县通过优化园点布局、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教质量、补充幼教师资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迎难而上。笔者相信,农村幼教之花,必将在这美丽的吉祥河谷灿烂盛开。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光富薛升玉)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震避灾自救能力,5月13日上午,汶川县第一小学利用课间操时间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防震避灾应急演练”活动。此...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