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瑾雯
“加把劲呀,早修通早致富呀!”日前,笔者在龙溪乡垮坡村通往神树组机耕道修筑现场,看见村民们操作着挖掘机正劈山开路,压抹路面,转运多余的石渣,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不通路全村难致富
垮坡村位于汶川县龙溪乡西北部,是典型的羌民族高山村寨,有耕地面积918.6亩,其中680余亩耕地都在山上的神树组,但是由于通往神树小组的道路地势险恶,又窄又陡,严重制约着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农产品销售,村民致富难。
修筑通组公路一直是村民们多年的企盼。
近年来,该村“两委”带领村民,围绕市场,在传统农业种植基础上作了大胆的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发展大樱桃、甜脆李优质特色水果和甜椒无公害蔬菜种植,产量喜人,但因为道路不通,致富路走得依然艰辛。
“车子开不上去,不管是耕种管理,还是收获,我们都是肩挑背扛,都得一背篓一背篓地背,手上打起泡,背上磨起包。”村民陈大姐说。由于交通的问题,在果蔬销售的季节,村民们半夜3、4点钟就要起床准备背运,导致村民们不敢大量种植水果、蔬菜,致富路因无路而严重受阻。
“吃斤盐巴、买袋肥料都要靠背,看到乡亲们这么辛劳,我很不是滋味,有个乡亲就因为背着重物,脚没踩稳而摔成了瘫痪。”村支书蒲木松说,为乡亲们修通道路也是他一直的愿望。
克难关共筑致富路
“修这路不容易呀,前前后后盼了20多年啦!你看这逢山开路,工程量大,但我们心里高兴,有干劲,这路一通,我们的票子就来了。”村民李大哥兴奋地说。
虽然困难重重,但垮坡村从来没有放弃过修通路的打算,村民和村干部一起积极想办法、找路子,村“两委”会干部更是四处“化缘”,就是为了修这条通组路。去年,各级政府和帮扶单位以“抱团帮扶”的形式,整合挂包帮力量,成功解决了垮坡村修路资金的问题,村民们20多年的企盼终于在今年拉开了帷幕。
“3.5公里的道路全是山岩,工程量大,每天只能修几米。”蒲木松望着眼前的道路,满是感慨地说,“不通路,难致富,乡亲们盼了20多年,这次已经站在路上了,全村人投工投劳,都想把路早点修通。感谢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挂帮包部门的帮助。以后路通了,乡亲们的生活会更好。”
据了解,汶川县大力实施农村道路通达、通畅工程,构建布局合理、标准适宜、方便出行、便捷生产的交通格局,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截至目前,汶川完成农村通组公路1127.95公里。2014年,将建设农村公路150公里,其中水毁公路100公里、通达工程20公里、通畅工程30公里。
新闻推荐
■记者蔡华一把扫帚、一把铁锹、一段3公里长的水泥路,这是养路人陈春田一天的工作全部;一个发黄的帆布包,里面装着一件雨衣、一袋咸菜、两个馒头、一瓶水,午餐就在路边伴着青山绿水慢慢下咽,这是他“...
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