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汶川新闻 > 正文

风雨过后艳阳天 ——汶川县灾后重建攻坚行动纪实

来源:阿坝日报 2014-09-12 14:46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杨刚 子琦 袁娜 天杰

八月的汶川,惠风和畅。行走在的广袤的岷江两岸,只见群山环抱中,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居整齐靓丽,畅通便捷的路网纵横交错,城镇乡间的群众满心欢愉迎接新的生活。去年因“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带来的影响已不见踪影。

精神不倒,人心不散,步调不乱,力度不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汶川县为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产生活保障,将灾后重建攻坚行动作为“三大攻坚”工作内容之一,各级部门把推进“7·10”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改善民生、推动发展、构建和谐最重要的任务抓好落实,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受损的道路恢复通畅,失去房屋的群众搬进新家,地灾综合治理快速推进,生态修复稳步进行……在灾害和困难面前,勇敢顽强的汶川人没有低头,而是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抖落满身的尘埃,挺起不屈的脊梁,奏响了气壮山河重建家园的赞歌,让党的光辉照耀在群众心间。

多措并举回应群众期盼

——干群一路同行,心手相连建家园

“马上就可以住进去了,感谢党员干部的帮助,想办法解决我建房中的难题,要不修不到这么快。”来到雁门乡过街楼村,尚宗杰的房屋已近进入了最后的施工阶段。美丽的外形、宽敞的房间,在群山的环抱中格外显眼。尚宗杰告诉记者,在去年的“7·10”特大山洪泥石流中,自家的房屋被山洪冲毁,就在感到无奈和绝望的时候,是党员干部第一时刻帮助自己抢救财产,帮助帮扶,给了他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力量。

来到该乡麦地村,只见房舍俨然,鸟语花香。谁都不会相信,在去年“7·10”特大山洪泥石流中,这里严重受灾。

“去年泥石流灾害中,通往我们村2公里长的通村公路全被冲毁,影响沟内4个村,4000多名群众的出行。”雁门乡麦地村党支部书记王智龙告诉记者,通过短短几个月时间,县上便给村里修好了路,路基稳当了,路面更宽了。“要感谢党委、政府的好政策,我们这条路才能这么快建起来。”谈起这些,王智龙满怀感激。

在草坡异地重建建设工地,挖掘机轰鸣,车辆来回穿梭,建设者们正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践行着对党委、政府对受灾群众的承诺,全体推进项目建设。一幢幢拔地而起新居、一条条宽敞的马路承载起了草坡受灾群众的美好明天。

在全县各个受灾乡镇,受损的民宅正在维修或重建,修复的道路桥梁已恢复通行,处处涌动着新生的喜悦。一场干群一心恢复生产、众志成城建家园的滚滚热浪正在席卷而来……

“针对去年‘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的重建发展,广大党员干部沉入基层,深入一线,认真听取群众想法和要求,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汶川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灾后重建攻坚行动”中,该县确定了灾后城乡住房建设工程、草坡迁建水磨建设工程、灾毁道路恢复工程等“七大工程”。按照“注重规划、注重整合、注重对接、注重时限、注重落地”五大原则,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着力修复因灾而受损的家园,确保受灾群众长远生计。

据了解,目前,汶川县1574户农房重建已完成234户,55户城镇住房重建已完成33户;草坡乡异地重建涉及的地灾治理、征赔拆迁、土地平整等工作推进顺利,郭家坝正负零以下基础、商业和停车场部分已启动施工;150公里受损村道和客运站点逐步恢复,省道303线映卧路、国道213线恢复建设工程稳步推进。

干群同心建家园,党的关爱暖心田。“群众的期盼就是汶川县党员干部的最大动力”、“一定要尽全力帮助群众搞好灾后重建,恢复群众生产生活”……在“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后重建中,汶川县党员干部走进群众家中,与群众一路同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今,灾后重建已全面铺开。汶川县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回应者群众的殷切期盼。

牢筑屏障捍卫群众安全

——综合治理保生态,青山绿水幸福天

鲜艳的党旗迎风招展,欢声笑语萦绕耳畔。虽然“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已慢慢褪去,但是为了让群众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更加安心、放心。汶川县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打响灾后重建攻坚战中,注重灾后重建与综合治理、河道疏浚、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相结合,筑起保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牢固屏障。

“保证群众安全度汛!”在今年汛期新一轮降雨高峰,汶川县党委、政府坚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至上,把汛期防灾减灾工作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超前谋划,多措并举,前期治理到位,应急措施到位,力量保障到位。完成了20处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和14处河道应急综合整治,确保了群众安全度汛。

为确保主汛期前完成施工,汶川县组织各方力量驻扎现场,24小时施工。最多时,720多名工人,120多台大型机械,奋战于6.5公里施工战线。经过160天鏖战,实现了主体工程按期完工,切实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有了挡坝我们也安心多了,下雨天也不害怕了”、“工程进度很快,工人们很辛苦,感谢他们”……群众话语中的挡坝,便是省重大地灾治理项目——七盘沟泥石流应急治理工程。来到工程现场,高25米、长181米的一号挡坝雄伟而牢固,筑起了七盘沟群众的“保护伞”。

在加快推进重大地灾综合治理和河道疏浚工程的同时,汶川县还下功夫狠抓生态修复和土地复垦整理,还群众青山绿水,助群众尽快恢复生产。

经过几个月的生长,种植在汶川县人民医院后山和绵虒镇大禹农庄等地质条件较差、植树困难地段的201亩香根草已根繁叶茂;在其他条件较好的区域种植的千亩生态林充满勃勃生机;两千多平方米的生态边坡稳稳固定着松脆的土壤,守护着群众的安全。

与此同时,汶川县还整合国土局等相关部门和乡镇,积极加快旧宅基地、灾毁耕地等土地复垦整理,并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7·10”灾毁土地复垦整理6740亩,为让群众尽快恢复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干群齐力建家园,风雨过后艳阳天。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汶川县党员干部怀揣对群众的深情,背负党员的使命,心系群众冷暖安危,用一次次实际行动和辛劳汗水,给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闻推荐

民生为本绘新景 ——汶川县改善民生帮扶攻坚行动纪实

■记者杨刚子琦袁娜天杰从星罗棋布的村级卫生室,到县医院宽敞明亮的门诊楼;从山间迤逦的通村油路,到书声琅琅的中学小学;从领取低保金的困难群众,到敬老院里安详的老人……一项项关注民生举措的出台,一...

汶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汶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风雨过后艳阳天 ——汶川县灾后重建攻坚行动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