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汶川新闻 > 正文

强民族地区教育品质 筑藏区中学文化高地 ——四川省汶川中学校发展巡礼

来源:西南商报 2017-05-26 07:08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四川省汶川中学校发展巡礼

编者按

悠悠岷江水,雄奇新雁门。伴随汶川县城在废墟上的迅速崛起,在其北大门的雁门,一所崭新的学校拔地而起,成为汶川县乃至整个阿坝州文化教育的标志。这里享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之美誉。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藏羌儿女世代生息,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谱写了重教兴学的壮丽篇章。

五月春正浓,阿坝州大地尽情地展示着民族地区山川的秀美,当笔者走进阿坝州这所首屈一指的园林式绿色学校,这里格桑花开,林木葱翠,花团锦簇,绿意浓浓,彰显出优美的育人氛围。学校现有学生4400余名,教职员工340余名,是阿坝州办学规模最大、办学质量最好的学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四川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四川省绿化示范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四川省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等200余项荣誉称号。

德育强校

厚德载物育桃李

该校秉承“启智求真,塑魂强本”的育人理念,坚持“注重实效,以人为本;回归社会,终身发展”的德育观念,凸显“道德教化,润物无声”的德育特色,努力达成“自信自律,品学兼优”的学生发展目标,兑现“为学生想一生,为社会想百年”的德育承诺。

多年的历练,学校业已锻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上下形成老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新风尚。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坚力量,班主任责任心强、积极性高,有干劲、有方法;每一名科任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自觉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者,“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汶川中学绝不只是口号。学校狠抓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重点抓班主任的选拔、培训与激励工作,年度“十佳班主任”切实起到了模范引领的作用,“传、帮、带”制度,又使一大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教育的行家里手。

注重德育渗透,依据“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基本方法,让师生在耳濡目染、感同身受中增强道德观念。学校拓展思路,将德育教育同感恩教育、中华民族“忠孝廉耻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及学生的励志教育结合起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温馨的德育氛围,学校设立红领巾广播站、“阳光旋律”电视台,充分利用LED屏、直播电视等平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从教学楼一楼的“三基地一窗口”主题展到二楼的“国学经典廊”,再到三楼的“我的大学梦”,从碧潭如玉、喷泉潺潺的水文化广场到花木扶疏、绿柳婆娑的每块绿地,以致每一张细小的文化标牌,无不彰显着校园文化的精细雅致、意蕴丰富,让学生时时、事事、处处都能受到德育的熏陶。学校亦由此获得了四川省“文轩杯”校园文化建设典范学校称号。

设立专家、名师讲坛,聘请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举办讲座,把道德教育与专业演讲相融合,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这样的大型活动,每学年不少于三次。如邀请“加拿大生命协会”成员、四川省教科所专家、广东残协代表、奥运会冠军等,他们的演讲,既励志又传道,既通俗又达理,让师生受之自然,行之久远。

时刻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结合全县和教育局大力提倡的“四风”建设工作,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坚持分层次、抓基础、重建设、严管理、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拓展“启智求真,塑魂强本”的德育内涵,不断探索学生自主管理新模式,拓展德育新领域,为该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结合“四风建设”,抓好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持之以恒地抓好养成教育和常规教育。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将“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紧密结合,积极组织师生认真学习领会并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基本内容,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渗透到课堂教学、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的各个环节和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通过重感知、重体验、重践行的形式,激发学生美好憧憬与向往,增强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想相结合,将个人的学习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结合,从自身做起,逐步培养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依法治校

健康发展促教育

近年来,在“六五”普法及“法律七进”工作中,汶川中学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坚持问题导向,着重预防青少年犯罪,从预防青少年网络交友、出入不当公共场所、早恋、吸食毒品、参与邪教、参与不良团伙、遭受性侵害8个方面入手,把加强学生的法律启蒙、法律常识教育列为教学工作重点之一,以依法办学为出发点,以完善制度为切入点,以法治教育为落脚点,依托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和汶川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把法治教育和智育德育同步谋划、同步推动、同步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建立了法治天地、道德讲堂、 “三位一体”(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法治+德育工作网络,推行警校共育及社区学校合作的机制,实施教师及班主任“满意度”测评制度、家长开放日推门听课制度、学生重大违纪或典型事例处理听证制度。这些举措既彰显了学校规章制度的权威,又保障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强化了学生、家长的法治意识。

“法治讲堂”和“巡回审判”是学校法治教育的特色举措,学校不仅通过邀请司法系统相关人员以具体的理论、生动的案例进行课堂讲解,还协调汶川县人民法院走进学校开展巡回审判,公开审理一起涉嫌贩毒刑事案件,把真正的法庭现场审判“搬”进校园,让学生深刻明白什么是犯罪,如何预防犯罪,犯罪的后果。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全校师生零距离接触审判现场,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增强知法、守法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学校还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理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通过加强课堂主渠道教育,利用相关会议学习,定期举办专题法治讲座,开展班级主题活动、编写法治《手抄报》、组织学生参加法治社会实践等具体措施,强化学生的道德和法治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自我情感体验形成意志品格,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法治已成为汶川中学全校师生的共同信仰,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学校班子依法治校,全体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违纪现象大为减少,家校冲突降至为零,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大发展。

精准资助

人文感召满园春

在做好国家普惠政策的相关资助的基础上,更把学生资助工作与教育扶贫联系起来,形成资助与扶贫的联动机制,***,精准资助,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做到了资助范围和时段的最大化,资助效果的最优化。努力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共圆学生的求学梦,帮助他们逐梦飞翔。2016年,共落实各级各类资助二十余项,先后发放3000余人次,发放金额共计5417200元。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副校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德育主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资助中心主任为组员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既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又团结协作,共担重任,为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学生资助资金依政策按时、足额、准确发放,做到“专款、专账、专人、专卡”。学校资助工作有序开展,强力推进,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学生及家长一致好评,尤其突出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实事求是、客观务实”的十六字方针。不踩红线一寸,不越雷池半步,完全杜绝了助情感学、助富裕学、助亲属学等情况发生。多年来,该校未发生一例违规资助事件。

在做好高中国家助学金和初中寄宿制生活等普惠政策的补助工作外,多渠道筹措资助资金,扩大资助途径与范围,形成了国家资助为主,校内和社会资助为辅,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格局。一是设置英才奖等校内资助项目,让优秀学子享受到高额的奖学金;并通过师生捐款等形式,为优秀贫困生和遭遇重大疾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学生设置专项基金,近年来,全校师生为黄志旭、赵祥平、雷宇等多名同学筹资达50万元之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二是积极争取社会资助,多方联系社会团体与个人,加大引资工作力度。联系中国扶贫基金会,先后开办6个“自强班”,受助学生达300人,共计资金近200万元;会展旅游集团“奖教助学金”连续7年发放,合计发放150余万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自弃等心理,容易产生严重的思想压力,甚至诱发心理障碍。为此,该校倡导“人文帮困,精神资助”的理念。在给以学生物质帮困的同时,更给予人文帮困,实现经济上资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学校响亮地提出“富贵不是骄傲的资本 贫穷不是自卑的理由”,加强对所有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勇敢面对贫困,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以高2016届1班学生陈凤为例,她身为孤儿,且脸部严重烧伤,却因为有了“人文帮困,精神资助”,逐渐成长为学校面对厄运坚强乐观、自强自立,最终走向成功的典范。

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发挥资助的综合育人效益。学校在资助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他们诚信为人,诚实做事;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操,善良的人性;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受资助的学生进行系列感恩教育,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凤凰涅槃,烈火重生。历经8级地震天灾的汶川中学,汇聚传统精萃,集采众家之美,成为雪山草地孩子们求学的圣地。文脉延绵连千载,俊采星驰耀古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强烈的现代教育意识完美结合,一年一个新台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四川省汶川中学,沧海横流显本色,百舸竞技争上游。该校而今在第七任校长龙绍明的带领下,已形成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与优美的育人环境让一流的学生走进一流的大学,自强不息,感恩并存,是该校发展的生命之本。展望今朝,春华秋实,桃李芬芳泽四海。面向未来,长风破浪,直挂云帆耀九州。

吴国安 李其江 冯国平

新闻推荐

广元旅游进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站拉开帷幕

本报讯(记者张欣)“巍巍剑门关,悠悠古蜀道……”5月19日是第十七个“中国旅游日”,当天在成都理工大学,学生们带来的诗朗诵《广元赋》,拉开了“康养广元,幸福生活”旅游文化活动的序幕,这也是广元市“广...

汶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汶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强民族地区教育品质 筑藏区中学文化高地 ——四川省汶川中学校发展巡礼)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