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坪羌寨是羌族很有名的一个寨子,在汶川地震中,老寨被震毁,在政府的扶持下,很快在老寨右侧修建起布局更合理,更适宜人居的新寨子。面积也扩大了许多,甚至还有了两个停车场和一个广场。广场上,大禹的塑像高大庄严,气宇轩昂。他是远古的水利专家,也是羌族的先祖。
我们找了一个收费便宜且整洁的客栈住下。泡一杯新茶,在客栈的院坝里,找把躺椅舒舒服服地放松自己,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客栈主人杨大哥是土生土长的羌族人。他为人热情,见多识广,谈锋颇健。谈当初的地震经历,谈客栈的修建,谈他自己的经营理念,也谈羌族的历史和民风民俗。
闲聊间,杨家大嫂急急忙忙走来用羌族的语言和杨大哥说了几句,杨大哥原本舒展的脸色一下子凝重起来。连忙起身告辞匆匆走了。
我发觉,大嫂在和我们交流时,眼光却是有些躲闪的,眼眶还有些红,她在青石板上使劲地搓揉床单,还不时用锤衣棒使劲地捶打,好像在宣泄什么似的。一个一岁左右的小男孩跌跌撞撞地走到我面前,对我的墨镜和相机很有兴趣,我便逗他玩。这羌族的孩子很大方,也很乖巧,样子很像“聪明的一休”,是老杨的孙子。我把墨镜给他戴上,然后给他照相,他乐不可支,跌跌撞撞地跑来跑去,躲闪着我的镜头,很是有趣。到了水渠边,大嫂一把抱起小孩,在他的小脸上不断地亲吻着。或许是实在忍不住了,用手抹了一下眼眶,低沉地告诉我们:“老杨的表姐出车祸了,在医院抢救,老杨开车去理县医院了。要我把你们照顾好。听说没有多大危险,你们安心玩吧。”
原来如此。
晚饭摆上桌子的时候,老杨回来了。他说表姐问题不大,你们高高兴兴喝酒吧。我们请老杨过来喝几杯,他说一会儿还要开车去县城,要查酒驾,不敢喝酒。但还是在我们桌子上来坐了一会儿,说了饭后的安排,先看老寨,然后在一个桃园里自摘自吃新鲜的桃子和李子。天黑完了,有个篝火晚会,安排了烧烤,烤鸡和烤兔,晚上九点左右,夜幕才把羌寨遮盖严实,留下灯光和篝火吸引和聚集游人。烧烤架上已经烤好香气四溢的鸡和兔,一行人又围坐在一起,继续饕餮和狂欢。然而,让我们奇怪的是,篝火燃起来了,但音乐始终没有响起,也没有人翩翩起舞。
老杨抱着他那小孙子来了。他终于告诉我们没有播放音乐让大家跳舞的原因。其实,他表姐在车祸现场就故去了,为了不扫我们的游兴和玩性,没有告诉我们实情。寨子里的人知道后,为表示哀思,今夜都不放音乐了。老杨希望大家理解。
我们倒满酒,给老杨也倒了一杯,大家一起把酒举过头顶,然后慢慢倒在地上,祭奠那位刚刚去世的、勤劳一生的羌族老人。然后,我们轮流把那孩子抱着喂食。那孩子特别亲热我,不时把油乎乎的小嘴蹭在我脸上,让我有一种不可言状的感动。
生命本无常,但生命也无限。一个老人走了,但更多的孩子在成长,他们在延续生命的同时也延续着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精神。
孩子别动!让我再给你拍张照片吧,我要留下羌寨的夜景,留下一张天真无邪的笑脸,那是羌寨明天灿烂的朝霞啊。
“咔嚓”……
新闻推荐
2008年11月以来,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先后与民政部签署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孤儿助养合作协议,承担起1083名汶川、玉树、舟曲灾区孩子每人每月600元的基本生活保障,直至其年满18周岁。2...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