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一个简简单单的词汇,此刻却在我心中凝结成千言万语。我不是英雄,也不是勇士,更不是圣贤。对于父母,我是女儿;对于公婆,我是儿媳;对于孩子,我是母亲;对于丈夫,我是妻子;而对于遥远的西藏,那个我将要去的地方,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
说“千言万语”,我指的是父母年迈多病,孩子尚未成年,人生短短几十年,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能为家做奉献的时间很短、而现在,家需要我,我在这时却要离开故土,去偏远的西藏!我不是心中没有痛感、没有不舍,我更不是坚强到可以从容地放下对孩子、对家人的牵挂!
我可以选择不去西藏,“世界屋脊的屋脊”、“生命禁区”的别称让好多人对阿里地区心生畏惧,望而却步,而这次援藏医疗队要去的是阿里地区海拔最高的日土县,那里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6800米,全县人口数量不到一万人,生活环境艰辛,高原反应、工作条件简陋等等更多现在还想象不到的困难……而且,我还要远离自己的家人和孩子!
可是,西藏还要去!这个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各司其职。而我,作为医务人员,这一职业在社会上有自己独特性质的定位。曾经我错过了汶川、玉树,又错过了援非,这次我毅然选择了西藏。我想说:“这是对生命的洗礼,或者说是我对自己灵魂的锻造”。
去西藏,那里有更需要我的人们!饱食之后的一块红薯和饥寒交迫时的一块烤地瓜有着不同的味道。人,总是在感悟中生活和成长;而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是救死扶伤。这二者的融合,就是我生存的空间。我的工作,给我带来了更多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感悟,让我尤其是灵魂得以淬炼,向更纯美处进化。
有句老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当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们奋勇争先实现中国梦的时候,我能为这个时代留下什么!茫茫人海,我虽犹如小草般纤细,却也有向日葵一样向往纯美的心灵。我不敢说自己的境界如何高远,却一直不敢让生命随波逐流,想努力让它迸发出属于自己的细小光芒,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这样在我的生命最终走向终点时,我觉得我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这就足矣! (G)(2)
新闻推荐
学校简介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系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学校创办于1938年,为体现当时倡导的“乡村教育救国论”而命名为四川省立威州乡村师范学校;1950年更名为川西师范学校,1953年又随省建制的改变...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