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林
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从新兴木刻运动伊始,在鲁迅先生的倡导和时势的驱动下,开始有了我国新兴版画的创作。新兴版画和古代复制版画不仅在制作技术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作为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有质的区别。新兴版画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30年代左翼美术的主力军。版画家是以艺术家和革命战士的双重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毫不含糊地以艺术作为战斗的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当代版画主要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而产生的艺术作品,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版画艺术在技术上一直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与版画结缘可能与我的家境有关。我的父亲是个木匠,我从小接触各种各样的木制品,也喜欢用木头做各种小东西,很惊奇于其貌不扬的木材能在手艺人的手上展现出不同形态的作品,感觉很奇妙,而且直至今日都特别喜欢木头的味道。接触到木刻版画这样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归结起来应该算是在儿时看到过的很多画报、小人书和报纸图案或小学时黑板报的图案集上,很多的杂志书籍,版画作品都是以配合文章的插图形式出现的。也算是我最早接触到的一种艺术形式吧。或许是基于这个原因,考上大学后知道学校有木刻版画这个专业就早早地选择了。由于学校是在大三才分专业,在其他同学还在忧虑选什么专业的时候,我已经在大一、大二两年的时间里做了很多木刻作品了,通过向专业老师请教和翻阅专业版画书籍,当时我对版画的认识、对木刻技法的掌握已经有不错的基础了。因为四川是版画大省,在学校学习木刻时,在专业老师的指点下,我知道在我们川内有像徐匡、阿鸽、李焕民等等有广泛影响力的名家,还有川外的袁庆禄、徐冰、王华祥、杨宏伟、康剑飞这些一流的木刻名家。后来我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他们每个时期的作品来学习和研究。其中徐冰老师是影响我最深的,很佩服他无穷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到现在还依然着迷于他。通过向这些名家学习,我觉得创作不能一直拘泥于自己惯有的创作形式,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内心和创作内容的需要来创造不同的艺术形式,不能因为其中的一个形式的成功就产生依赖。这就是我在创作上一直求变的根本原因。
我从基础版画的学习到现在已经快十一年了,其间的变化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这四年主要是用版画思维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进行转化来创作作品,带有明显的实验性质,如《马灯系列》和《臆想系列》。第二个阶段是毕业后进入社会这几年。随着自己的阅历和木刻技法的慢慢成熟,就想创作一些有木刻趣味性的作品,如《无意识里莫名的阐述系列》和《尘封的记忆系列》《后街系列》等。
我喜欢版画,尤其喜欢以木刻形式来创作。木刻版画是一种复数性的画种,而我所做的木刻作品大部分是以黑白木刻为主。因为我觉得黑白最“原始”,是最直接,最能直抒心意。黑色并非漆黑一团,我通过线的疏密聚散的变化,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给人以绚丽的视觉感受。黑白木刻的黑白灰关系正是通过融入作者情感与创意构想的刀法组织来实现的,也最能直接体现一个人的状态和内心的颜色。
这些年,我在创作时,不太喜欢主题性的创作思路(首先想好一个宏大主题再进行创作),个人感觉这样就会限制艺术家的创造力,到今天为止我还没有做过主题性创作。为什么呢?就是不想因为一个主题把自己的创造力给限制住,这样会磨灭了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再次碰撞出火花的可能。在我创作《马灯系列》过程中,始终追求画面语言的构成性。通过这个系列的创作,体会到创作有时候需要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不刻意”的这种状态反而会出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平时的创作内容一定是一些事和物在自己心中积累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迸发出来,不会因为突然感兴趣就下手创作。每当遇到自己很想创作的题材,我都会迅速以草稿配上文字来记录,然后压一段时间。如果过一段时间还有创作的冲动,再着手创作。因为,没有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打磨的创作是很难打动人的。所以我觉得创作本身应该是无意识的。在创作时,整个过程都是再创作的过程。当然这样也会有一些弊端,就是作品最后效果可能会出现一种不完整性,但这也正好给我机会在每一次实验创作中追求阶段性极致的可能性。
后来获得国内多家版画创作权威机构认可的《马灯系列》,其创作的灵感也颇有意想不到的意味。我曾经无意识地在公交车上看到一则新闻:“成都将在近年逐步禁止销售白炽灯。”这说明白炽灯这种曾给一个时代带来光明的光源将会逐渐被节能灯所取代,从而退出历史舞台。这让我想起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在映秀中学的废墟下捡到的一个被压扁的马灯。当我看到这则新闻便有了以马灯来做一件作品的冲动。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觉得做这样一件作品本身就很有内容和意义。
艺术简历
邬林, 1987年生,江西省萍乡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参加“2017年第六届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获最高荣誉奖,参加“第二十一届全国版画作品展”并获优秀奖且获中国美术奖提名,参加“第十九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获优秀奖且获中国美术奖提名,“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获最高奖(优秀奖),参加“手作匠心——首届西南青年版画创作推动计划”获优秀奖等。作品被中国版画博物馆、神州版画博物馆、重庆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四川美术馆、黑龙江美术馆、敦煌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武汉美术馆等收藏。
新闻推荐
记者从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四川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最近3年四川有1011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销号,这意味着有58万人摆脱了地质灾害威胁。由于连续遭受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两次大震...
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汶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