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 陈文
“请你们放心,只要我还有一口吃的,娘就不会挨饿,我一定把婆婆照顾好,为她养老送终!”这是8月15日,李全芬对汶川县史志办工作人员说的。
在汶川县水磨镇大槽头村,提起李全芬,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勤劳善良的好孝媳,农村妇女的好榜样。每天清晨,李全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半身瘫痪的婆婆王跃辉穿衣、洗脸,抱起她放到轮椅上,再去准备早饭,待老人吃了早饭后,她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今年75岁的王跃辉大娘是该县核定的精准贫困户,过去与体弱多病的小儿子杨久友相依为命,本来就生活清贫的家庭,又遭遇了两次重大变故。王大娘在干农活时,先后两次摔伤,最终落下了半身瘫痪的毛病,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去年5月,小儿子杨久友不幸病逝,王大娘变成了无人照顾的孤独老人。大儿媳李全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毅然决定把老人背到了自己家中照顾,还为杨久友办理了后事。
年近五旬的李全芬不辞辛劳,起早贪黑照顾老人从无怨言,同时,还要干地里的农活,她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许多。王大娘更是逢人便夸李全芬是她祖上修来的“好孝媳”,婆媳关系十分和谐,其乐融融。邻居们都说:李全芬每天起早贪黑既要忙着干农活、饲养毛猪,还要照顾瘫痪的婆婆,实在是太辛苦了,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村党支部书记赖国文、村委会主任张志军说:李三妹(李全芬)是全村出了名的好媳妇,因为杨久友去世,当时村上正犯愁王大娘该怎么办时,她不仅办了杨久友的后事,还将王大娘接回家中供养,她是当前开展“文明四风”活动的优秀代表,也是脱贫攻坚战役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更诠释了“孝、善、和、美”的传统美德。
在该县史志办的对接帮扶下,县残联上门服务,为老人办理残疾证,每月还有了固定的护理费,还为老人发放了新的轮椅;汶川县民政局、县红十字会也先后多次给予了资助;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生们组成志愿者,积极开展爱心公益活动,给王大娘募捐了3000元现金和部分生活用品……
李全芬不仅是好孝媳,把家料理得井然有序,更是勤劳致富的“好把式”,对致富增收满怀信心。她说:“人人都有父母,人人都会老,我现在照顾婆婆,将来儿孙也会照顾我,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全家10口人生活在一起非常幸福,上有老、下有小,其乐融融!”在谈到如何致富时,她高兴地对笔者说:“两个儿子今年都在外地打工,月收入5000余元,大儿媳也在成都打工;家里种了0.5亩的重楼、白芨等中药材,还种了7亩地的玉米,间种了黄豆、黄瓜、红苕等;饲养了12头毛猪,现在平均每头170斤,到春节前每头能达到300斤,因为喂的都是本地玉米和无公害蔬菜,根本不愁卖。”
新闻推荐
新华社成都8月24日电(记者吴晓颖)历经3年,我国科学家人工饲养并繁育出濒危物种横斑玉斑蛇后代,结束了我国珍稀蛇类均由国外率先人工繁育成功的历史。这是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了解到的。1929...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