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右一)在灾区救援。
□廖俊才 周维
十年前的“5·12”,给中国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如今虽然过去10年了,我和队员们紧急驰援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
2008年5月12日晚上11点,我们接到上级命令,广能集团救护大队迅速命令所属3个救护中队作好出动准备。我们兵分两路,第一支救援队17人,由大队长带领,另一支救援队16人,由龙滩煤矿中队长带领,分别于12日晚上11时和13日上午11时,驱车赶赴汶川灾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广能公司救援队全体指战员带着广安父老乡亲的重托,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先后转战绵竹汉旺镇、什邡蓥华镇中学、蓥华镇老渔洞煤矿等地震重灾区救援。
13日凌晨5时30分,我们到达蓥华镇,现场情况让人震惊。教学楼共5层,2至5楼己垮塌;教师住宿楼已倒塌,仅有楼梯间未垮塌,但已经严重变形,伴着余震随时有倒塌的危险。雨中,数十名学生家长哭泣着,用双手扒着瓦砾上的水泥盖板、砖块,在废墟中找寻自己的孩子,泪水、雨水、汗水早已淋湿了他们的面颊,不时听见凄凉的呼喊和哭叫声。这些声音像钢针一样深深地刺痛着每一个队员的心,大家来不及多想就立即投入到抢险救灾中……在蓥华中学,广能集团救援队搜救出了4名幸存者,清理出遇难者遗体30具。
在汉旺镇清平磷矿救援中,我们徒步行走8小时,为灾区群众打开生命通道。14日早晨6时40分,我们进入与外界无任何联系的清平磷矿侦察探险,沿途公路受阻,山川河流被泥石流阻断,山体严重滑坡,大家一边艰难地冒险行进,一边及时躲避飞落的石块,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滑下来的乱石掩埋。在一个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处,直线距离近两百米的路段,平时只要几分钟时间通过,但现在,我们的救援探险队伍却要翻山越岭,走了近两个小时,才抵达清平磷矿。
清平磷矿受灾严重,矿区的房屋被夷为平地。队员们来不及休息,马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队伍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利用我们现有的医疗药品,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另一组及时对矿上的灾害情况进行了解。到晚上11时,救护小组为120多名受伤人员清洗包扎处理伤口,所带药品全部用尽。山区的夜晚非常寂静,寒风阵阵袭来,队员们完成救援工作后,拖着极度疲惫的身躯,和衣席地而睡。
第二天早晨6时,天刚蒙蒙亮,为将侦察情况及时报告救援指挥部,将700名受灾群众安全地转移出灾区,我们将队员分散在人流中前行,让他们有安全感。在路上,不断有遇险人员加入我们的下山队伍。下午2时20分,我们终于将他们安全地带到汉旺镇,看到他们与亲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的情景,我们的队员也感同身受、热泪盈眶。
…………
在16天的抗震救灾中,广能集团救护大队成功救出6名幸存者,搜出97具遇难人员遗体以及银行卡、现金等大量财物。为120多名受伤人员进行消毒包扎伤口,并成功地将清平磷矿700多名职工家属转移到汉旺镇指挥部安置。
回忆10年前的救援情景,队员们深切体会到了“生死时速”的含义,在大灾大难面前,只有与时间比速度,才可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奇迹来之不易,除了生命的坚韧不屈,还有锲而不舍的救援精神。
(作者系广能集团救护大队副大队长)
新闻推荐
顶撑作业破拆混凝土竞赛现场昨(10)日,作为“社会力量参与汶川抗震救灾十周年纪念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全国社会救援力量技能竞赛在北川鸣锣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十支救援队伍,共近200名救援人员现场...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