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汶川新闻 > 正文

从濒危到“多点开花” 绵阳市非遗十年发展速写

来源:绵阳日报 2018-05-14 07:4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彭雪

“嘿!远方啊,贵宾耶,欢迎你到羌寨来……”在北川石椅羌寨和其他大型文化活动现场,总能看见身穿全套羌族服饰、年近八旬的羌文化非遗传承人母广元,带领羌族姑娘小伙向游客展示原汁原味的羌族文化。

“5·12”汶川特大地震让母广元的家庭遭受重创,十年来,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旅游解说、活动主祭司,给当地的羌族年轻人传授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他一直用语言、歌声和文字积极传播着禹羌文化。

“5·12”汶川特大地震,让绵阳传统非遗文化受到沉重打击,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生活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破坏,众多非遗项目传承人遭遇伤亡。震后不久,绵阳市在全省率先组建了市(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抢救性保护到进村入户非遗普查登记,建立起了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健全了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扶持机制,多渠道搭建展示展演展销和传承学习创新平台。

震后十年,绵阳非遗从濒临失传风险到凤凰涅槃,谱写了走出“深闺”,创新传承,持续发展的华丽篇章。

在平武,省级非遗平武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谢成飞父子带着构图古朴、单纯、灵动的白马藏族、羌族民族风格的剪纸在国内外展示展演教学,赢得“粉丝”无数。

在江油,流传于云集乡田间地头,反映农村劳动场景,风趣诙谐的《媷秧歌》成为绵阳市非遗中心创编人员创作之源,作词、编曲,以“非遗进校园”为载体,让《薅秧歌》得以传承,并走进剧场参加惠民演出、绵阳春晚,还创作出系列作品予以传唱。

在绵阳城区,越王楼“非遗博览中心”、三江码头非遗超市、新世界百货非遗时光集市等平台生动诠释绵阳非遗保护成果;在学校,羌族草编、金峰雄狮、川剧、川西北民歌等40余个项目扎根绵阳的大中小学校园。此外,非遗进社区、进乡村、进景区等活动常态化开展。

十年来,绵阳市多渠道搭建了教、产、销、展演、展示平台,非遗保护成果显著,让绵阳非遗走出去,引进来,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部分项目借机多次走出国门,还依托全市文化产业资源平台带动羌绣等产业发展,让非遗项目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生力军,绵阳非遗,在经历大灾大难后,浴火重生,多点开花,正散发夺目光彩!

新闻推荐

今日本报B01—08版本版编辑:陈鸿儒组版:曾彦红美编:李腾校对:朱熔均

致敬一纸蝶变只为一城2018.5.14星期一读者热线:967065月11日上午,“最美济宁人”颁奖现场,主持人正在采访获奖者周启福、周启民兄弟。当日,获奖者们的故事,让300余位观...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震区情(组词)2018-05-14 02:08
评论:(从濒危到“多点开花” 绵阳市非遗十年发展速写)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