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汶川新闻 > 正文

悲痛的地方是坚强的出发地

来源:德阳日报 2018-08-22 09:27   https://www.yybnet.net/

□钟正林杨进富

一个县级市作协的7名诗歌作者在名刊《北京文学》“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纪念诗歌小辑”中整体亮相,在新中国以来的文学期刊中较为少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地方诗歌创作的传统、氛围和实力。钟正林和杨进富是德阳市在诗歌创作上先走一步并取得了一定创作成绩的诗人,他们在北京和德阳诗人交流的纯文学微信群里对7名诗人的诗作点赞评价,在本土诗人圈中荡起微澜,诗潮涌动。

欣文的《白色·芦苇》出句就不一样。这不一样里透出对于诗语言的修炼,包含了日常里对于生活的哲思。那么大的伤那么重的痛却伏在平常里,不经意吧,还硬是很容易溜过去的,仿佛多年前黎明里我见到的一位从矿洞里走出的与其他矿工没啥两样的矿工,一身黑的一线瞳孔白里掩饰的地下深处的人生。于是芦花,秋月,白的缟素便茅叶般豁伤了我的视线,叫我长记性,所有花草月色皆是为了不能忘却的铭记:“上游的青山都流走了她们无处可去赶出一群白发的羊吃掉遗骨,再吐出群居的孤独者”这种口语道来,隐含转喻很雅意的隐痛有时如陶潜李商隐的句子,是琴不在,弦还响的那种……

良宽有个最著名的观点:平生最不喜欢书家的字、厨师的菜与诗人的诗。为什么?因为爱模仿,爱师出有门,族人有系。都染了这种病,天下诗歌如出一辙。

二十年前听川西民间书法大家(老百姓认可的毛笔妙手)周育伦一次酒后说,千万莫去给几千几万元拜师,哄人的。字帖碑帖是最好的老师!可从旧书摊淘本贴写耍,自我欣赏。别人如是瞧起,请写,愿给多少给多少,千万莫提说钱,说钱就亵渎了艺术。

今读了刘建的这首诗,野路子,没丁点当下诗风的媚俗病吟气。方想起日本江户时代的良宽,方想起住在方亭南门老巷子里泡桐树下的老实书家育伦先生。心中恍恍惚似有什么东西叮珰一声,钥匙开启锈锁的声音。这就不得不佩服诗人兼大编辑师力斌的慧眼,《大佛不哭》这首诗因而活了。

《我在这里读诗》是赖燕的作品,诗采用了传统诗的比兴,在杜诗及早期的民歌《国风》里可觅踪迹。诗之结句尤如川戏响板,提味上升并嘎然而止。卡氏在《寒冬夜行人》中的人物柳德米拉为一本错页的书去图书馆寻找另一本,由此找到男主角,找到过往与忘魂。“5·12”特大地震及中午上课的殉难师生最多,是不是天老爷把灾难时间装错了页码?只有上天知道,读了赖燕这诗,不知道老天爷会不会思过!

钟斯云的《假如你能再挺立片刻》是首硬派抒情诗。何谓硬派,两个实力须具备:一是鲁迅式投抢匕首的勇气,敢于直面现实;二是诗者自身的原创水准,不须用也不宜用曲里拐弯草蛇灰线雾里看花等修饰手法就能使细节的汁水在诗行枝叶上锐利地呐喊。这首诗的作者做到了,与诗者对于事物的渗透与厚积薄发有关。《周末,陪地震娃娃练舞》(外一首)的作者洛滨是个新手,据说不久前才学写诗。如果硬要揣度编辑老师用稿原由的话,我想就是诗之选题的普世意义。这个意义在智利诗人聂鲁达那里叫政治抒情,在前苏联和延安鲁艺至今是艺术源于生活,以人民为中心。这都大,而诗人和小说家却着眼于小;小也在艺术审美的河流中,洛滨选择了练舞的十岁娃娃和茅花掩盖下的生如夏花(十年前对大地震中殒难的中小学生的代词)。这让读者与媒体报道的108个罗汉娃勾连起来。练舞的地震娃娃刚好十岁,她记得的姐姐是美好的东西:“碎花裙开满童年/脚步欢跃”。

下一首的芭茅花则是花开年年“它们守候经年/直到满头霜白”。

不能忘怀的纪念,不仅在每一位逝去孩子的父母心中。这使我眼前浮现出尼采的哲思:有如悼念祖先,不如悼念婴儿,他们才是这个世界的伟大所在。这样或就有对这二首诗的拔高之嫌!就当我们互勉并爬楼的支撑吧。

一向轻易不动笔,动笔后的句子读来总觉得是琢磨了又琢磨过的阿丹,这次登上《北京文学》的力作是《“5·12”我的十年》,微信群里有人向众诗家推荐阅读阿丹的诗要细琢磨。两三年前的事,《红岩》托钟正林催她修改的小说稿,别的作者即使长篇也最多一两月就搞定了,阿丹却是一年静悄悄。主编急,受托之人也急。那是何样的琢磨!

十年这个命题有些挑战性。乔伊斯《尤利西斯》巨作的时间尺寸才48小时呢。但那是小说,每一笔精细都不输于闺中小姐画眉。诗跃百年却一瞬,“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为青丝暮成雪”。

“或许,你所考量的是一棵树一年高过一年新居的灶膛,火一年比一年旺而我痛于永久的一次不告而别一个名字突然的消亡”

女诗人在驾驭安排灵感的时候,选择的迂回曲就总感觉有晏殊的“把栏杆拍遍”才觅得了要的那个东西,原来早已在过了的生活或正在日常中,如时不时闪忽的名字和灶火。这需要大内功夫,随手拈来飞花摘叶做利器不是哪位武生都行的。

大地震后,有一个作家不愧是范仲淹“宁鸣而亡,不默而生”附身,他以军人更多是作家道义和良知三次到什邡、绵竹、映秀等地驻扎式采访,仅在红白一住就是一个月,且重感冒。钟正林去见他时,瘦削的身体上正挂着输液瓶,一只手却分外精神地操纵着笔记本电脑。

地震和一切天灾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震中在人心》。人心坏了,就需要治病。李鸣生先生的这部大地震真情纪实使他第三次获得了鲁迅文学奖。8期北京文学汶川十年诗歌小辑有一个避讳不了的情感纪念,那就是包括阿丹这首诗在内的不能忘怀的情感。家国情怀,家事系国事,忘怀不了的。

“十年,这一天,我静悄悄打他们身边而过他们继续躲闪那些探寻的目光而我不再试图打开他们我只想和他们一起

在厚实的泥土上静静伫立咬住任何一个轻松的字”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小说中有言: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成为我们最强壮的地方。初读程兴海的这组诗标题《透明的感恩》有些费解。把透明与感恩链接组合,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感。透明的词意,是比喻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本质。难道,还有模糊的感恩?还有看不见的感恩?当然,这只是个人的反向思维。

其实,诗歌语言,本身一大特点,就是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因而,这个标题何尝不是一个新颖的阐述方式?

这是一组什邡诗人在大地震十年时献给北京援建者的感恩诗。

什邡是5·12的极重灾区,因为有了北京的对口援建,“为极重灾区送春光的人,从远方赶来”,援建者和什邡人“把最悲痛的地方”,当成“最坚强的出发地”,于是,孤儿有了亲人,大地的伤口上盛开鲜花。韩红在“垮塌了的龙居小学/唱得泪流满面/一双双童真的眸子/听得泪水涟涟”。大爱纷纷涌来。十年后的今天,韩红资助的那个失去双亲的学生,已大学毕业,“北京与山沟沟”的距离“一下子又这么近”。于是,在什邡,“阳光下的雕塑/闪耀着对援建者的感恩”。至此,作者对《透明的感恩》作出了诠释:他就是阳光、温暖,就是人间四月天的心境。

每个诗写者都是立体而感性的,通过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感触进行抒写。

《古瀑口的山里红开了》就是这样的一首诗,重建后的“古瀑口脚下的山村变成坦途”,“一山又一山的山里红”,无不充满着对援建者的感恩之情。这里的“山里红”,正是一颗颗跳动的鲜红的感恩的心。

《在京什路口喝茶》,看起来很“淡”,其实更是接受北京援建后的什邡民众闲情逸致幸福生活的呈现。作者通过京什街、北京烤鸭店、十年国槐等具有北京援建“胎记”的具体意象,来表达灾区人民的感恩,这种感恩不是虚乏的,因为这些具象意境渗入到灾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无时无刻不在闲适的生活中“睹物思亲人”,感恩之情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

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但过分的抒情会给读者空的感觉,一味地叙事又太实诚,缺少灵秀之美感。因而现代诗的抒写,碎片式叙事成为主流。组诗《透明的感恩》作者机敏地选择了这样的抒写手法,从众人熟知的命题掘出一股清新灵韵,直击心扉。让我们阅读诗人程兴海发在名刊《北京文学》上的诗句作为灾区人共勉并作为此文结尾:

“为极重灾区送春光的人从远方赶来

震魔早已被新生的风景荡平琅琅书声穿透山雾

余震的腹肌溪水样流成一条条美丽的山路

最悲痛的地方往往成为最坚强的出发地

一位叫徐坤的女作家在一位小学生的脸上亲了又亲

她送的新书包里还有几本童话集

还有一位身着军装的胖歌星在垮塌的龙居小学唱得泪流满面……”

新闻推荐

中国自主研发外骨骼机器人 截瘫患者穿上可自如行走

外骨骼机器人新华社电站立行走,对普通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动作,但对脊髓损伤的截瘫者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5年前,四川...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悲痛的地方是坚强的出发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