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阿坝 今日马尔康 今日金川 今日小金 今日阿坝县 今日若尔盖 今日红原 今日壤塘 今日汶川 今日理县 今日茂县 今日松潘 今日九寨沟 今日黑水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今日汶川 > 正文

水磨茶山行

来源:阿坝日报 2019-04-12 10:56   https://www.yybnet.net/

■易加钧

当水磨的繁华在身后渐渐淡成了影像时, 我们一行沿着阿坝师院背后蜿蜒曲折的山路来到了大岩洞村。

大岩洞村是一个环境优美的村庄,山峦起伏,绿树成荫,云雾缭绕,溪流潺潺。受茶马古道途经水磨的影响,加之得天独厚的环境,村里自古就有了栽茶制茶的历史。站在白练似穿行在山间的水泥路上,只见层层叠叠的茶山上,一垄垄茶树整齐划一的起伏绵延,伴着清新的空气,氤氲的水汽,飘绕的雾气,恍若人间仙境,顿让人耳目一新,神清气爽。

一大早,采茶人便开始了她们的工作。她们踩着晶莹的露珠行进在一垄垄绿意盎然的茶林里,偶尔的笑声是山谷的清音,空灵着茶山的寂静。我们走进茶林,走近一位羌族阿婆。她头戴黑色圆边长筒线帽,眼佩黑框老花镜,身系蓝色长围裙,腰牵青竹小竹筐,淡淡的微笑,恰如小时候的邻家阿婆,亲近而又易于言说。阿婆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随着父母、成家随着夫婿栽茶、采茶、制茶、售茶、喝茶,常年的耳濡目染,让她对茶叶有着深深的情感。

俯身茶林,茶叶的青翠涌入眼帘,露珠的清凉穿过百骸,我们一边掐着娇嫩的茶叶一边听着茶山人娓娓的叙说。2008年地震后,村里人借着国家的扶持与发展的东风,引进了茶叶企业,在企业更加科学的规划与更加健康环保的理念指导下,他们秉承传统,重视自然生产的法则,对茶山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以人工堆肥来促进茶叶的自然生长。这样的生产既让他们获得了茶叶的原香、生态、口感,更让他们得到了茶商的一致认可,让茶叶的生产走上了良序发展之路。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方一净土……对自然至真、至善、至美的坚守既是心境的平安,更是未来的幸福。

闲谈间,一位长发飘飘、身材婀娜的女孩轻快地走来。她是阿婆的孙女,在山下的师院读书。每个周末,如时间允许,她都会回家看望婆婆,帮婆婆做点家务,陪婆婆聊点学校的趣事。她欢快的语言,如羌山的儿女,爽朗、大方,活泼中又洋溢着年轻人的进取与活力。她一边和我们说着话一边手不停歇地釆着茶,如葱似的指尖在叶芽间跳动,如欢快的芭蕾舞者,时而舒缓如燕子伏巢,时而奔放似蝴蝶惊飞,柔嫩的芽尖落入筐底,一层一层,也落入了我们对美的欣赏。“从来佳茗如佳人”,东坡先生有此感想,也许,他是深深领略过这一番美丽!

休息时,我们去了阿婆的家。阿婆的家就在茶园边上,一幢木结构房屋,简单朴素,整洁清爽,就如阿婆的为人,淡定中是生活的安然。房屋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重建的,地震中虽有房梁倾斜,屋瓦掉落,但因木结构房屋的轻便,抗震性强,家人无一受伤,因此,重建中他们仍然选择了木式板屋。质朴的木屋下,一杯清茶在手,几缕茶香袅绕,此时倒有了周作人喝茶之感:“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告别阿婆时,薄雾飘散,山峦放晴。远处,条条白练串起一户户人家,交通的便捷,让人再难想起茶马古道的艰险;近处,寿溪河畔,橙黄色的羌楼次第展开,住房的改善,生活的幸福,也再难让人想起地震后的疮痍。200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将来建好以后,一定要比地震之前更好更美。”如有幸,温总理能再来水磨,我想他一定会为涅槃的水磨乡村的变化而欣慰。

新闻推荐

四川省贫困地区将建现代林业示范区

本报讯(记者吴平)记者4月1日从省林草局获悉,该局日前印发《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2019年度扶贫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水磨茶山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