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春寒料峭,但安康市中医医院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种种迹象表明,这家有着中医血脉的三级甲等医院,提前步入医改的“春天里”。医改也已成为该院上下藏在内心深处的信仰,就着大好春光,迎来以“联体发展、资源合围”为内涵的医改周岁。
从2015年2月13日,该院与汉滨区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组建的全市首个“医联体”先行试水,到一年后的2月26日,在汉阴县卫生计生工作会上,全县14个镇卫生院集体加入,“医联体”成员单位增加到47个,“联体”阵容和效益同步显现。
短短一年,一个涵盖全市所有县区,涉及市、县、镇三级“3+2+1”的一体化诊疗服务体系渐成气候,一场推进全市分级诊疗、破解“看病难、看病贵”医改大幕已经拉开。
让优质医疗资源“活”起来,迈出医改“第一步”
牵头组织汉阴全县所有镇卫生院组团加入安康市中医院医联体的是汉阴县卫计局,然而如此阵势浩大的集体“入伙”绝非是拍脑袋决策。“安康市中医院医联体推行一年多来,按照国家深化医改的各项要求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效果非常明显。”汉阴县卫计局局长陈前志艳羡地说,加入医联体,是全县2016年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有益探索。
安康市中医院医联体的发展受到了全市诸多医疗单位的真切关注,而吸引他们纷纷加入的原因,无一例外的是看到了市中医医院在医联体上投入的诚意以及取得的实效。而决定成立医联体,源于市中医医院长时间的理性思考和智慧判断,同时还有负责任地摸索与调研。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安康市中医医院院长陈文乾发现,虽然国家推进新一轮医改以来,一直努力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希望通过相关政策鼓励患者首诊到基层医院,并在医保报销比例等方面做出了严格规定。但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状况仍然难有改善。“不少患者宁愿先去基层医疗机构蜻蜓点水,然后再去大医院,以规避医保报销比例的限制。”陈文乾对此很头痛。
政策无论是堵是疏,效果为何都不明显?“道理其实很简单,只要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上不来,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医院,这个矛盾就会一直存在。”陈文乾分析,“问题是受条件、待遇等影响,基层优秀人才‘招不来、留不住\’。要让基层医院变成‘大医院\’,必须打破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彼此独立、分级管理的局面,建立一个优质医疗体系,让基层医院成为这个体系的一部分,从而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在系统内的有序流动与配置。”
抱着这种想法, 2014年10月,安康市中医医院首次提出了组建医联体的工作思路,就是要将全市范围内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镇卫生院、社区医院、村卫生室等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组成统一的医疗联合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互通、共享、有序流动。为此,全院领导班子积极走乡下镇,搞调研、做方案,为医联体正式落地寻找智慧和理论支撑。2015年2月13日,在安康2015年两会闭幕后的第三天,市中医医院积极领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组建医疗联合体和分级诊疗模式”的相关精神,同汉滨区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全市首个医疗联合体。 (下转三版)
记者 吴昌勇肖兵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杨帮贵刘松松)近日,汉阴县综治办、人社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提升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水平。通...
汉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