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校旬阳县职教中心鸟瞰图
全省知名校长在德国深造
国家级重点专业实训基地
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大众工厂就业
整合资源,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
加大投入,提升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内涵发展,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素质,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把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作为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提高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安康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改革方案》,强力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整合市、区中高职教育资源,市区一体、中高衔接,加快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和五校北迁一体化办学,整体提升了全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层次。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合并、停办中等职业学校12所,保留12所,校均规模提高到2000人。整合人社、扶贫、农业、教育等部门技能培训,实行统筹管理,提高培训资金效益和质量。
加大投入,提升职业院校基础能力
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4所职教中心(中职学校)完成迁建,其他全部进行了改扩建,职业院校教学、实训、生活设施全面改善,办学能力显著提升。旬阳县投资1.5亿元,建成园林式、书院式、数字化、生态化校园,学校建设和办学水平跃居全省县级职教中心前列。石泉县职教中心新建旅游汽训大楼,改扩建34个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室,加工制造等专业实训设备、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在全市领先。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多方筹资3000万,新建校舍,探索利用社会资本发展职业教育。
内涵发展,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制定了《安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定(试行)》等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展示职业学校学生精神风采。旬阳职教中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马治芳, 2012年先后荣膺陕西“十大孝亲敬老楷模”、“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市级技能大赛, “校校有比赛、人人能参与、年年有创新”的技能大赛已形成制度。白河、岚皋、旬阳等县区将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纳入高考励志奖,促进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尊重技能人才。
提升素质,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破解“双师型”教师短缺难题。全市先后选派1名校长和1名汽修专业教师到德国学习,20多名校长参加高级研修、400余人次专业教师参加国、省级培训和企业实践。组织开展教师技能大赛等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石泉县职教中心李超旗被授予“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知名校长”,旬阳县职教中心曾静、汉阴县职教中心赖珍明等11名教师先后被授予“省级知名教师”和“省级教学能手”。
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由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率先在全省组建第一个区域性职教集团,以中高职衔接和校企合作为重点,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规模化发展。石泉县职教中心根据不同专业产业发展,采取校企共建、订单培养、引企入校等不同模式,推动校企合作;旬阳县职教中心成立由学校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依托安康市青创协会,形成了“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有效服务地方小微企业。
一校一品,培育特色专业
按照一校一品、错位发展的思路,强化专业市级统筹,制定《安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开展专业评估,将专业点由83个整合优化到60个。改革职业教育招生制度,建立健全中职全市统一招生管理机制,做大做强重点专业。石泉职教中心通过校企互动和产教融合,打造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四个重点专业;汉阴职教中心主动服务地方特色小吃,开办烹饪专业;紫阳职教中心开办茶叶及茶文化专业, 2015年茶产业技能培训350人次;岚皋职教中心与金莎集团开展校企合作,累计培养美容美发等专业技能人才700多名,学生就业月薪5000元以上;旬阳职教中心建成了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等4个特色品牌专业,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显著提升。
服务就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安康高新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对所有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服务,5万多名毕(结)业生有1.3万毕业生自主创业,2016年4月,校长李刚接受中央电视台《奋斗》栏目邀请,介绍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经验。旬阳职教中心大力实施“精品就业”,促进学生由能就业向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转变。汽车类专业学生主要推荐到上海大众(生产基地),正式录用后可达6000元。旬阳县职教中心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生刘金跃, 2010年被评为全国“创业之星”。
技能培训,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不断完善政府统筹、教育牵头、部门配合、生源学校教育引导、乡镇动员组织、职业学校组织实施的技能培训工作机制,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白河县建立了“一套考核、双线负责、三送到户、四长包抓、五人督查”的“12345”工作机制,2015年以来职教中心累计培训8500多人次,在促增长、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紫阳县职教中心立足地方实际,开展修脚培训,仅2015年培训3000余人,成为全县第三大支柱产业,年产业总值超过5亿元;岚皋县职教中心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积极开展魔芋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以及酒店服务等劳动力转移培训,近五年累计培训20000余人次,为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促进公平,落实中职资助惠民政策
全面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资助学生8万余人次,资助资金1.06亿元。发挥学校主体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建立爱心助学网络,岚皋县职教中心动员所有教师对特困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零费用”完成学业,倡导建立全市中职学校资助绿色通道。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与滨海长三角爱心助学联合会、安康美丽家联盟签订爱心资助协议,利用社会资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本版文字由张翔 周元旬提供
新闻推荐
安康市召开“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现场推进会
本报讯(通讯员史洪洲)4月27日,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现场推进会在汉阴县非公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召开。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汉阴县双乳镇三同村、汉...
汉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