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模式 岚皋县通过狠抓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品牌培育、服务体系、工作创新,形成了最为完整的魔芋产业体系。专门设立魔芋产业发展局,全面推行“一套班子抓落实、一支队伍送技术、一个组织搞服务、一份订单促生产、一项考核保绩效”的“五个一”工作责任机制,形成了县镇领导齐抓共管、技术队伍跟踪指导、协会组织全程服务、订单生产实现共赢、绩效考核保障落实的格局。
围绕规模化种植和园区化承载,规范化流转农村土地,重点培育魔芋产业示范村和产业大户,相继建成了一批带动能力强、基础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林下魔芋和堆坑栽植,严把“精选芋种、配套施肥、间作套种、科学防病”四个关口,努力提高单产和效益。
按照“一村一个专业协会”的要求,以魔芋“一村一品”示范村为重点,以产业大村为补充,依托村两委会和产业大户,相继组建成立了62个魔芋专业合作社。健全县、镇、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调整充实魔芋技术干部56人强化技术服务,形成了县有魔芋局、镇有农业站、村有技术员的技术服务网络。
汉阴经验 汉阴县坚持“市场主导、企业引领、政府支持”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产业联盟+合作社+职业农民+基地”的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红”的共赢格局,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开辟了新路径。
2013年底,在汉阴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盛发、龙飞、川陕、正阳4家魔芋企业联合组建了魔芋产业联盟,成立了秦硒源魔芋专业合作社,筹资300万元委托合作社发展种芋基地。合作社负责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和技术指导,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最终将各种投入按合同规定折算成现金,收获后按投资比例进行分红,逐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红”的利益链接机制,引领该县魔芋产业步入“快车道”。
紫阳实践 紫阳推行“高山种子低山种,低山种子还林下”的生产技术,走主攻林下—规避病害—培育种源—做强基地—节本增效的路子,全面启动魔芋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和魔芋庭院化种植“2524”工程。建立县、镇、村三级魔芋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行重点村定点定人包抓技术服务的工作机制。每年全县聘用农民技术指导员15名,并确保每个镇都有1-2名专业技术干部,每个专业村都有1名专业技术人才,从事魔芋生产技术指导服务。
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建设魔芋初制加工厂,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园区化建设模式,促进了魔芋产业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创新经营体制。出台了林地林权流转、森林资源流转、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农村土地流转产业园抵押贷款等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加快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积极鼓励种植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流转土地,建立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林下魔芋种植基地,提升魔芋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记者 陈曦
新闻推荐
通讯员李坤莉郭延巧听说村里有了老年人自己的活动场所,汉阴城关镇平安村一下子热闹起来!村里的老人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45名高龄老人欢聚一堂,庆祝平安村农村互助幸福院建成揭牌仪式。活动当日,该村...
汉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