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汉阴新闻 > 正文

写在大地上的文旅融合新篇 ——汉阴县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建设调查

来源:安康日报 2016-07-22 23:12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汉阴县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建设调查

昔日偏避山村人不知,今朝最美田园声名远扬。

在陕南安康,有成规模的梯田不算什么奇迹。但这梯田成为景致,成为文化文物旅游融合体,进而带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效应,这就不简单。

四季游客不断,油菜花开时节几十公里景区路车水马龙,宾馆酒店农家乐爆满,旅游业从县上影响弱、市上无地位跃升为汉阴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安康旅游版图不可或缺的一角;由于富硒、绿色和原生态种植的重拾与强化,同样的古老土地上,其出产的粮油、茶叶、畜禽产品,已非昔日的寻常物,古梯田里出产的大米贵比肉价,最高一公斤卖到240元,这或许是极端例子,但它是真实的存在。

6月12日,在陕西庆祝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现场,省文物局和省扶贫办领导为文物扶贫示范项目——汉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授牌。

说起凤堰古梯田建移民生态博物馆后的发展变化,汉阴人内心的依恋和自信总是不经意间溢于言表。“我们坚持用生态文化资源经济化、经济过程文化化理念来建设,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正在成为汉阴的名片,成为农旅、文旅融合的成功案例,成为汉阴脱贫攻坚的动力源,带动了产业发展升级。”汉阴县委书记周永鑫这样说。

项目化推进,体系化建设

位于汉阴县漩涡镇凤凰山南麓的凤堰古梯田包括凤江梯田群和堰坪梯田群,由移居当地的湖南长沙善化吴氏家族为主修建,始于1756年,是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绿树掩映,万顷梯田层层叠叠、蜿蜒曲折,自然风光和山村农家完美融合。呈现出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人和睦相亲的古老文化基因。

怎样保护利用,让古梯田更滋养人?汉阴用行动回答:建移民生态博物馆,保护和展示原生态生产生活方式,打造集“文物保护、游览观光、考古博览、产业发展”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破题全县旅游大发展,拉动南部山区乡镇崛起发展。

方向明了,怎么建?规划引领,系统化布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县长挂帅,全力持续开发建设。边建边运营,2012年3月,汉阴凤堰古梯田作为我国第一座开放式移民生态博物馆开馆。博物馆以自然山水为背景,移民农耕文化为主题,古梯田为展品,民风民俗为辅助。

保护利用文化遗产惠民生,汇聚省市县共识。省文物局将漩涡镇作为“三问三解”联系点,局长赵荣多次到汉调研,策划博物馆定位和建设路径,派专家对凤堰古梯田进行整体保护规划,安排资金维修保护古民居。市长徐启方2014年12月召开现场办公会,把凤堰景区作为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和安康市文化旅游重大项目,明确建设措施和部门帮建任务。汉阴县2011年以来先后编制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保护利用规划、乡村生态旅游区总规、老君关片区修建性详规,围绕“保护、生态、产品、运营、标识”五大体系,建成6个多亿的项目库。 (下转二版)

通讯员 余龙全

新闻推荐

汉阴千余名志愿者刷新城市“颜值”

本报讯(通讯员余龙全杨波涂红莲)怀着同一个梦想,汉阴县千余名志愿者举起右手郑重宣誓。7月20日,由汉阴县文明办、城关镇、团县委牵头,汉阴志愿联盟携手南街社区志愿队主办,联合全县志愿公益组织、社区...

汉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写在大地上的文旅融合新篇 ——汉阴县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建设调查)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