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舟山 牛伟成
到目前,汉阴县有6.38万贫困人口,如何让这些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该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核心,因地制宜,挖掘优势,有效保障困难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双乳镇江河村,40个食用菌大棚远远望去像一排排整齐的别墅,路边田里覆盖着薄薄一层稻草,大球盖菇正从草里钻出小脑袋,地里种植的甜杆已长出绿油油的青苗,田里荷花含苞待放。
“现在村里有了合作社,我家能在合作社务工60多天,加上土地流转及入股分红收入,每年有7000多元。”贫困户陈善友说。老陈今年55岁,腿部有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多年,儿子两年前做了大手术花了11万多元,近两年在家静养,儿媳在家带两个尚未入学的孙子,目前家里还欠外债5万多元,全家就靠老伴在合作社务工维持,是典型的因病返贫家庭。自村里成立合作社,他老伴就长期在合作社务工,解决了全家生计问题。
平梁镇柏杨村中药材元胡已收获完毕。60岁的贫困户尹世谊正在家里筛选刚收获的元胡。他告诉我们,“2014年把土地租给村里产业协会,后来看到产量和效益还可以,去年下半年就自己种了3亩,今年产量比去年好,一亩地收入估计有6000块钱。”看着捧在手里的“金豆豆”,老尹喜笑颜开。
柏杨村位于北部山区,距县城30多公里,交通不便,发展滞后。县扶贫局经考察引进元胡种植项目,村上成立产业发展协会,村委会将20万元扶贫资金注入协会,采取协会+基地+贫困户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去年收益不错,在留够种子的情况下卖了部分,今年又利用去年留的种子,种了100多亩,产量比去年好很多。据县扶贫局负责人介绍,以同样模式发展元胡产业的还有平梁镇的沙河村、新四村,观音河镇的药王村,带动贫困户120余户,从收获情况看,户均增收12000元以上。
该县已发展现代农业园区36个,其中县级园区15个,市级园区16个,省级园区5个,培育专业合作社144个,家庭农场317户,培育了如巨川现代农业、杨柳富硒莲藕种植、思源农业科技等龙头企业,更多的扶贫对象实现了就近务工赚“薪金”、流转土地收“租金”、合作入股领“红金”的喜人态势。
新闻推荐
汉阴县“3·8”杀人碎尸案侦破纪实
汉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