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安康日报刊登的新评论文章“决不能以弱化工业为代价发展第三产业”,辩证的阐明了“三产”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新型工业化在“三产”中的突出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汉滨区将牢牢扭住加快新型工业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为工业引领发展、实现脱贫攻坚做出努力。
一、不断深化认识,筑牢工业龙头引领地位
长期以来,受基础条件制约,我区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工业带动支撑能力差,工业发展远远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我区当前正处于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是我区最大的区情实际。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社会经济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坚持走新型循环工业道路的强大定力和坚定信心,坚持不为杂音所扰、不为噪音所惑,始终将新型工业置于引领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发展。
二、厚植发展优势,力促工业发展质效并重
以五里工业集中区为基础扩总量。以建设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全面加快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各项服务功能,提升园区承载力。充分挖掘现有107户建成企业发展潜力,狠抓企业帮扶指导,大力发展“互联网+”新型业态,在融资平台、机制创新、产城融合、人才引进等重点难点问题上实施突破。
以五大支柱产业为核心提质量。依托秦东、泸康、正森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核桃、魔芋及富硒农产品深加工,打造富硒食品产业集群。依托皓翔、奇旭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新型材料产业,打造应用材料产业集群。依托金科机械、凯翼通等企业,大力发展精密机械装备及数字电子元件等新型制造业,打造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依托康兴、家振等企业,重点抓好再生资源、生物质废弃物综合利用,同步抓好光伏发电等项目,打造清洁能源和资源再利用产业集群。依托长寿医药、达成义齿等企业,发展以医药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不断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力争2016年五大支柱产业占到辖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3%以上,努力形成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集群,一个集群形成一个产业链的发展格局。
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增活力。宣传汉滨优势,提升汉滨美誉度,增强汉滨吸引力。用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实施精准招商,吸引外地企业在汉滨投资兴业,为汉滨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以深化改革为契机促创新。研究跟进工业供给侧改革,全面落实降成本、补短板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和引领作用,通过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开展融资性担保、完善财政贴息政策,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建立政府创新基金,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尽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三、强化工业支撑,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抓好“四个坚持”。
继续坚持以新型工业带动现代农业。围绕秦东、泸康、正森、汉水韵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核桃、魔芋等富硒农产品深加工,做大做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继续坚持以新型工业带动城镇化建设。把五里工业集中区发展与集镇社区建设深入对接,按照“产城一体”的要求,以解决入园企业用工需求和帮助社区群众实现就业为目标,通过规模企业的发展壮大,把更多的当地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继续坚持以新型工业带动服务业发展。以解决企业原料、产品运输为核心,提升和发展现代物流业;以企业从业人员生活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展商贸、住宿、餐饮及休闲娱乐产业,壮大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当地农产品和企业优势产品销售为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农资批发市场对接电商平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通过推动工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实现与工业产业配套的金融、物流、商贸、旅游等服务业蓬勃发展。
继续坚持以新型工业带动扶贫攻坚。通过工业产业的引领带动,促进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探索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种(养)植和粗加工等产业,促进家庭经营增收。充分发挥工业产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协力打好扶贫攻坚战。
(作者系汉滨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荆钟
新闻推荐
3月26日,在汉阴举行的安康首届大型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赏活动中,“明代真武大帝铜坐像、清鹿衔灵芝纹铜摆件、明代铜牛、南宋福山寿海纹铜镜、民国沈尹默行书轴”等10件藏品,获评“最具安康地域文化...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