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老同志退休后,容易产生落寞无为之感,把老年期看作是黄昏末日,“船到码头车到站”,除了做做“居家翁”,丰富火热的社会生活与自己无干了,似乎举目四顾皆为陌路人,往往陷入人生的孤岛。
人生步入老年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对于人生的终点,其实也只是又一次有备而来的起航。以60岁为一个人生的分水岭,前10年宛若少年期,中10年宛若青壮期,最后的10年可能才是总结一生的老年期,它是人生的高峰。这时候回望来路,风雨兼程,一路壮歌,只有到了这时才可以从容地梳理自己的奉献、自己的收获。许多老而有为的同志感慨地说,退休生活是第二次青春的集结。有位哲人说过:“只要你心中有梦想,就永远不晚。”这些都是老年生活的真谛。
鲁迅先生曾有文集《朝花夕拾》,这是一部回忆人生的名书,先生的启示,就来自古圣先贤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不少老同志早年的兴趣和爱好,因为工作等种种原因而放下,甚至淡忘。年老退休后,才发现除了工作成就外,自己的人生梦想中也曾有过那么多的火花甚至灿烂,它们打上了个人兴趣与爱好的烙印,有的甚至长久的深浸于心不能释怀。于是朝花夕拾,重头再来,于年老时也收获了梦想的丰澹,这既是人生之旅的意外,也是人生练达的必然,老年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厚圆润。
安康就有这么一批老同志,他们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不是甘于消沉,不是散淡无为,更不是腹怨载道,而是把退休后的时间与书艺结下不解之缘。他们在市老年大学,当起“小学生”,成为书画学会会员;闲聚时,三五知己坐,一杯清茶饮,十分翰墨香;在家中,拥案成砥,围书成城,勤习苦练,醉心艺海,持之以恒,收获良多。他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特别是在追梦书画上,下足功课,不断进步,暮年不寂寞,点画见真情,这点实在难能可贵。
老年生活怎么度过?当我们深刻理解人生价值时,就会发现“只有为,才有学,才有乐”。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命长度,却可以决定自己生命的广度和厚度。人生的精彩,也正是在这广度和厚度中升华。安康这些老同志,他们勇于拾起曾经的梦想,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拙而功成。他们以自己老年时健康尚智的追求与努力,获得老年生活的真快乐、大快乐。正所谓:腹诗气自华,书香能致远,追梦未谓晚,经年笔生花。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生命的价值之链在老年期依然延伸。
在安康市酷爱书画的老同志中,有的从青壮年起痴情书画,拥抱艺术美神,付出毕生追求。他们中的不少同志,其艺术成就在安康乃至省内外都颇有名气。有的七八十岁了,还不断创作出新作品,艺术生命力之强令人击节,其笔力、风格、文采不减壮年,老而弥华。他们的优秀作品可赏、可读、可鉴,总能给人以难得的正气、静气、和气,是安康书画艺术领域的重要收获和精品。市老年书画学会将老年书画的精品收录成卷,就是为了集中展示全市老年书画的丰硕成果,让这些精品走出书斋,裨益同学,流布社会,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安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长廊中布展一道绚丽的风景。
旧世白居易晚年曾有感叹老年衰没病悲的名篇《览镜喜老》,诗中既有白氏对于人事的通达,也不免深浸人生无常的伤痛。与他同世的好友刘禹锡读过这首诗后,升华其旨,写出了著名的《酬乐天咏老见示》,诗中云:“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清醒而乐观的认识,用唯物主义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的旷达境界。
老年书画作品集的编辑出版,是安康文化艺术创作领域的一件喜事、盛事。老年朋友有所学、有所为、有所乐、有所成,精神可嘉,令人敬佩,我们为这群珍惜并懂得享受幸福的老同志喝彩!《安康市老年书画作品集》即将问世之际,我们也以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烈士壮酬共勉,我们将继续创造属于老年人的那份作为。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安康老年书画协会、本书编委会感谢老年书画朋友们为本书奉献的精篇华章,感谢编委会工作人员为本书的筹资、收集、编纂付出的大量辛劳。千言万语,不尽一一,惟有此书,默默寄意。
是为序。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 卢杰火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姚泽练)全省2015年度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考核结果近日揭晓,安康市在全省11个公积金管理中心中综合得分居全省第一,其中个贷率和资金使用率连续7年保持全省领先。2015年,安康市认真贯彻落...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